人常常處於逆境,但是在逆境中還能對佛菩薩產生信心很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會消業。
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真正的看破、放下,是說不管別人如何對待你,都要保持慈悲,不管他們做什麼,都要當它是一場夢, 是在演戲,心水永無波,與自性清淨心相應。
修行的關鍵就是在夢中仍保持積極的願力,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修行的重點,要能包容別人的缺點,才能領導眾生,了解自己的缺點,才是真正的修道。 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 用無著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 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什麼是慈悲?就是只做善事。 讓自己做盡一切善事就是"自度"; 感召眾生作盡一切善事就是"度人"。
度:(佛教術語)渡也。生死業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謂度。
《法華經.普門品》說,烈火猙獰時,口唸觀世音菩薩,烈火將轉變為蓮花池。觀世音菩薩代表著愛與慈悲的能量。
會令你想交往一輩子的朋友到底有幾個? 所謂一輩子的朋友並不代表一定天天見面,而是以某種行式一輩子相互扶持,試著以對待一輩子朋友的態度來對待初識的人。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世間的事,不是每一件都用道理可以講得通的,有時必須要用忍辱去解決,而忍辱必須先除人我相。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要學著接觸你心中的正面種子和苦難種子。
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 "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 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沉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要有希望,但不可強求, 各有因緣,不必強求。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 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 自欺、欺人、被人欺。 我們應當用喜悅的心情, 去面對生命中無常的變化, 抱持樂觀的心情去面對, 隨時可能遭遇的挫折, 要從順逆中覺醒過來。無常是生命的真相, 放下是最好的依靠。
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你信任的人,或佛菩薩,我們稱為「倒垃圾」。
一切事相,都有兩面觀,不要只看一面, 這樣才更能看出真實面, 亦是破除煩惱的方法。
有智慧的人 是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到避免受苦。 自我保護太強的人,就會產生不必要恐懼。 學佛是要我們認識"苦",了解"苦", 也因為你知道"苦",明白了"苦", 你才能擺脫了"苦", 而學佛的最終目的,是要我們真正的 了解快樂的真諦所在, 進而在修行路上"知苦",才能"解苦", 而進一步地"知樂",才能"常樂"。 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場,人生就是不斷地付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