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趙小蘭一家



【趙小蘭小傳】

1953年春天,趙小蘭在台北婦幼中心出生,讀完台北再興小學二年級之後,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趙小蘭的成長過程,受到父母的傳統教育最多。她每次演講,都一再強調:
「我能有今天,完全歸功於父母的教育。我所做的一切,都希望能讓他們感到自豪。特別是父親,常以中國古訓來教導我和妹妹,他教我們腳踏實地去做事,尊師重道去學習,無論求學做事,都要勝不驕敗不餒,要有刻苦耐勞奮鬥進取的精神,與樂於助人的善行。除了言教,更給了我很多的身教。」

 究竟趙小蘭是誰?她的故事帶有傳奇色彩嗎?當然不是。她的成就、她的聲譽、她的位高權重,是靠著她自己點點滴滴,一步一趨而奮鬥出來的;她的「美」夢是用智慧、勇氣、信心和努力來打拼成「真」的。

   趙小蘭在台灣出生、祖籍上海、8歲移民來美,如何從一個英文字不識,在很短時間竟能打入美國社會主流,上部長寶座的奮發歷程為主要介紹資料。她從學習、工作、參政,一路走過來的艱辛,誠為她常在演講中,多次所闡述的,美國是一個包容、機會均等、開放及有希望的國家,只要你不放棄、不缺席,就會走上成功之路。

趙小蘭由於成績優異,獲得學校4年全部獎學金。在她讀完一年級後,父親趙錫成博士的福茂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經濟環境好轉,她徵得父母同意向校方提出放棄後3年的獎學金,希望校方把這筆款子發給其他清寒同學。趙小蘭的慷慨胸襟及退讓心胸,獲得全校師生一致讚揚。

(趙小蘭)的求學與從政生涯,不難發現:心志穩定、情緒沉著,卻有應變的智慧;勇於負責、嚴於自律、積極精神,卻總能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的人格特質和工作、生活態度,才是她真正成功與魅力之所在。」

    布希總統及錢尼副總統就職當天,根據美國傳統國會照例宴請正副總統伉儷,趙小蘭被安排坐在總統與副總統之間,極為重要的位子,是史無前例的。她在任命聽証會上,國會議員不僅沒有尖銳問題,而且十分禮遇與溫馨,讓她輕騎過關。她在國會精湛的演說、高雅的丰釆,獲得議員們一致讚揚。趙小蘭--ELAINE CHAO ,在美國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

趙小蘭的聲音,已經傳遍美國,她高貴的氣質和風度,還有她的親和力,已經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她的豐偉成就更獲得中外人士的肯定。
趙小蘭雖人居高位,但她從不忘本,時以中華5,000多年文化為傲,以身為華裔為榮,她奮鬥的過程和輝煌的成就,早已成為亞裔青年的偶像,她為新移民描繪的「美國夢」,將是千萬華裔青年的借鑑。


?ui=2&view=att&th=124989086639675d&attid=0.1&disp=attd&realattid=ii_124989086639675d&zw

1953年,出生於台北市婦幼醫院。
1959年,就讀台北私立再興小學。
1961年,移民美國紐約。
1975年,畢業曼荷蓮女子學院、獲經濟學士學位。
1979年,獲得哈佛大學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
1983年,當選白宮學者。
1984年,任職美國銀行,擔任副總裁。
1986年,當任職邦運輸部海運署副署長。
1988年,就任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
1989年,升任聯邦運輸部副部長。
1991年,布希總統任命為和平工作團主任。
1992年,擔任聯合慈善基金會總裁與執行長。
1996年,獲聘傳統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亞太委員會主席。
2001年,就任美國聯邦勞工部長──是華人移民美國200多年來,首位華裔閣員。

 

趙小蘭一家

分類:網路流傳

金露花

她們這一家    
 
作者/ 劉墉

  在我唸研究所的最後一年,日文課班上突然出現了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太太。

當她正襟危坐,擠在一群二、三十歲年輕人之間,跟著教授朗讀的時候,實在很有意思。起初我以為她只是排遺時間的旁聽生,後來看她也緊張兮兮地應付考試,才確定是正式的研究生。她從不缺席,筆記又寫得好,所以溜課的人都找她幫忙,我們稱她為趙 太太。直到畢業,才知道她就是趙小蘭的母親 ---朱木蘭女士。
      我今天提到趙小蘭,並不想強調她是華裔在美國政府職位最高的人;也不想討論她的白宮學者、花旗銀行傲人的學經歷;而是希望讀者能了解一下趙小蘭的家庭生活。因為我相信,沒有那樣好的家庭教育,很難有趙小蘭今天的成就。最起碼趙小蘭今天立身華府高階層,那帶有適度衿持與華裔尊榮的氣質,必然來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
       我用「特殊」是絕不為過的,因為在美國的中國家庭,能有她家那樣完整而嚴格訓練的己經太少了, 即使在中國,相信也不多。看過「真善美」那部電影的人,大概會記得茱麗安德魯絲初去當家教的時候,父親一吹哨子,孩子就由大到小,列隊出現的畫面。這種情景,幾乎也能在趙小蘭的家裡看到。
      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 博士很好客,每有客人來,六個女兒只要在家,一定出來招呼。她們以非常恭敬的態度為客人奉茶,臉上總是帶著真誠的笑容。尤其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以前當趙家宴客,幾個女兒不但出席上桌,而且是守在客人身後,為大家上菜、斟酒!當我不解地問朱木蘭 女士時,她說:「不錯!我們是教她們做 Waitress,但那何嘗不是一種訓練?
         我的先生常對女兒說,人生做事好像開車,不是只能直走的,有時候必須左轉右轉。不要把伺候客人當做辛苦的事,當你們讀書讀累了,招呼招呼客人,不也是一種休息嗎?何況在這當中,可以學到許多待人處世的道理!」也就因此,他們家雖有管家,孩子仍然要自己洗衣服、打掃房間。
      大人的道理簡單:「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管家是請來幫助父母的,不是幫助孩子。年輕人理當管自己的事,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否則很難學會獨立!」不僅料理自己的內務,每天上鬧鐘起床,小時候趕校車上學,回家由姐姐帶頭,自動自發念書。而且她們家的六個女兒,還分擔家務。每天早晨,她們要出去檢查游泳池的設備、撈掉水上的髒東西。到了周末,則要整理占地 兩英畝 的院子,把雜草和蒲公英拔掉。趙小蘭最小的妹妹,現在十六歲的趙安吉,己經負責處理家裡的帳單、將耶誕卡的郵寄名單輸入電腦,並接聽晚上的電話。尤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趙小蘭家門前長達 一百二十英呎 車道的柏油路面,竟然是幾個姐妹,在父親的指揮之下自己鋪成的。

    趙小蘭曾在 <我的事業與人生> 的文章裡說: 「那時我們不見得喜歡,如今想來,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談,很能領會父親良苦的用心了。」「家園!家園!這個園地是一家人的,每個人都有責任!」朱木蘭 女士說。正由於她們對家庭貢獻出自己的心力,所以尤其會愛家;覺得自己是家的一份子,家是屬於自己的。特別是在一家人共同的工作中,更能體會榮辱與共、同心協力,而產生共同意識。

趙錫成博士夫婦的身教也是極成功的,他們家在晚餐後極少開電視,做父母的也以身作則,不在電視前花太多時間,母親跟著孩子一起讀書,父親則處理未完的公務。從事航運工作的趙錫成 博士,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 他這種對事業專注的態度,相信也對趙小蘭有很大的影響。當然,不論多麼忙,與子女的溝通還是不能忽略的。
     每個星期天,他們一定全家去做禮拜,午餐後點心時間,則舉行每週一次的家庭會議,大夥高談闊論。每個孩子說出自己新想法、收穫,提出計畫,並徵詢父母的意見。所以當外人驚訝於趙家姐妹的紀律與服從時,要知道那是經由親子之間充分溝通,所獲得的共識。當她們為家庭付出時,不是想到父母命令自己做,而是心裡的責任感。家是一個「共榮圈」,當每個成員都這麼有向心力時,家庭當然會興旺。我們確實看到朱木蘭 女士,一九六二年帶著趙小蘭和兩個更小的女兒,坐船來美國。從孩子們半句英文不通,必須由父親熬夜逐字教導。艱苦奮鬥到今天,已經有四個分別從哈佛、哥倫比亞、維州大學等名校的研究所畢業。連朱木蘭女士,都以兩全勤的紀錄,修得碩士學位。當然, 趙錫成 博士更成為美國航運財經界的名人。

     但是趙家儘管富裕,孩子卻多半進公立高中,在外面的花費,不論大小,都要拿收據回家報帳。趙小蘭唸大學的學費,還向政府貸款,靠著暑假打工還錢。這不表示趙錫成夫婦小器,而是因為要求子女獨立、負責,把錢花在當用的地方。她們孩子說 :「我們雖然儉省,但是你們如果要學東西,絕對不省!只是既然要學,就有責任學好!」

所以趙小蘭和她的五個妹妹,不但功課好,而且各有才藝。趙小蘭能打高爾夫球、騎馬、溜冰、更彈得一手好琴。從前家住紐約長島時,還經常出去演奏。此外,他們每年在暑假和耶誕節,分別安排一次全家遠遊。從選擇地點、訂旅館房間,乃至吃飯的餐館,完全由孩子負責。所以,這旅行一方面是全家同樂,一方面成為孩子們組織、分工的訓練。由以上所舉的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知道,趙小蘭姐妹的成功,與她們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絕對密切關係。

無怪布希總統在白宮接見 趙錫成 博士一家時,都特強調這一點。還對太太芭芭拉說,應該 向朱木蘭 女士學學怎麼管孩子!怎麼管?答案應該是--- 將中國傳統的孝悌忠信與西方社會的組織管理方法結合,既培養個人的獨立性,更要求每個人對家庭的參與,透過溝通後產生家庭共同意識,達成彼此希望的目標。 
      據我所知,在今年 六月十七日 美國父親節時,趙小蘭特別暫時放下交通部副部長的繁忙工作,由華府趕回紐約的家中,為趙錫成 博士過節。請問,在國內有幾個身在外地、位居要津的子女,能在父親節時趕回家,並誠摯地送上一份禮物與祝福?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2008年歲次戊子 9 月 24 日結緣訓 節錄

2008年歲次戊子 9 月 24 日結緣訓 節錄



李健仁經理結緣節錄



唯有一句話 修道不誤人啊 不誤人






大家謹守自己的誓愿老實的修辦






真心的懺悔 上天老母 很是慈憫






只要真心悔過之人 定能建功立德






回憶那時以為真是不得了 了不得






怎知天外有天 人上有人






真正的德行不是在經典






真正的德行不是在說法






那只是行功罷了非是建德






真正的德行在無為的奉獻






在真誠的付出 上天取人是在心 非只以才能






感謝上天給我這智慧可以來說法






人有多行自行參悟 天有多大自行參考






將我的祝福真誠的雙手奉獻給大家






修道要真修 辦道要真辦 功德火候要俱全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三寶相關訓文(八)

三寶相關訓文()

 

()調心法使用時機

(1)心不正時:(憤懥、恐懼、憂患、好樂)

 

1、濟公活佛:發一靈隱 聖佛綸音二

◎所以說調心調心,心不能調則性不能靜,性不能靜,所講的話可能就會非常不中用。

◎那你要如何二六時中?有一點事就要警覺,二六時中就是在你的方寸之內,就在於你的自性,看到事情就有警覺,就會懂得怎樣圓融,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過錯。

 

2、濟公活佛慈訓: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醜七月十五日  發一天元 慈法宮講師班一天法會   德慧雜誌 33

當你的心念有所雜亂的時候,因為你被他人所牽引,你趕緊二目守玄緊握三寶默念五字真經,真假自明。

 

3、教化菩薩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醜二月十三 壇主、講員感恩懺悔班 發一三峽靈隱寺  

為什麼恩師要傳給你們三寶?聽到是非時,有沒有用三寶收心?你們盡是亂傳是非、批評前賢,前賢不好是前賢的事,怎可以亂批評?

 

4、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一九九八年歲次戊寅十月三十日 印尼普仁佛堂三天法會   發一靈隱

人有時候心裡都有一把火,火是從那裡來的?火起來的時候人會如何呢?(發脾氣)那要用什麼克制呢?(三寶)上天的寶貝就是這麼好用,當你要發脾氣的時候,先靜下心,想一想,為什麼要發怒呢?有這麼大的事讓你發脾氣嗎?所以心要靜下來想想看,這身體如果常常發脾氣,自己身體會累壞的,也會生病的,如果想要長壽的話,就不要常常生氣,不要怒恨,心中要常常甜甜的。

 

5、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  三月十五三天法會()   三峽靈隱寺

心裡不平衡會怎樣?有很多漣漪要怎樣撫平?怎樣去撫平心裡的傷痛啊?我們靜下來,好不好?靜靜心,我們要把我們的真主人找出來,我們來用三寶,因為你們都沒有常常迴光返照,遇到一個狀況,你們的心裡就會很徬徨。

 

6、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一九九八年歲次戊寅十月三十日發一印尼普仁佛堂三天法會  

◎徒兒,讓你們靜靜心好不好,前賢教教三寶,這個三寶的用途,徒兒都知道嗎?(知道)知道就要學,三寶常常要抱在心,不要臨時抱佛腳,在平常中,這個心就要靜,像徒兒在人間凡事最多,這個心最容易起伏,當你的心想靜的時候,平常是靜不了,現在你求道了,知道如何靜心,要常常用三寶,這是上天給你的寶,你不要得了又失去了。

人在用三寶的時候,心不想惡不想善,都靜靜的,這才是靜心,如果徒兒們上課專心,專心也是在靜心,你的心一心只有聽臺上講課,什麼煩惱也沒有,這才是真正把心放在佛堂,才是真正找到自己的心,現在徒兒找到自己的心了嗎?(有)

 

7、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十一月廿一日 馬來西亞 發一天元聖道佛堂

三寶妙用妙在那�?降伏(其心),降伏你那顆不安的心,煩惱的心,痛苦的心,還有什麼啊?(愛慾)對了!用三寶降伏你不安、煩惱、痛苦、愛慾之心!...就是因為你用了這三寶,所以你不會造罪!你不會造輪迴生死的根本!...所以老師這三寶好不好用?徒兒會不會用?(會)

 

8、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天元 天德佛堂

要心能夠時時迴光返照,須「清心寡慾,空一分心,見一分性。」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修道是清心寡慾,清清靜靜,何來煩惱一大堆。

 

(2)每晚反省懺悔時:(早晚各一次)

1、濟公老師曾在靈隱寺教的「調心」的方法:大意是當有煩惱壓力時,手抱合同在胸前,眼睛八分閉,二分張,舌頂上顎,意守玄關,吸氣時默念口訣第一個字,吐氣時默念口訣後四個字,想像著呼吸從玄關進出。晚上睡前反省也要這樣使用。但不可太久,十分鐘十五分鐘,否則會變成頑空。

 

2、濟公活佛降   鸞書  

◎行住坐臥皆是道,坐有雙人守一「土」之禪意。坐忘、數息、坐定、打坐(打去外念),坐下來反省檢討,坐下來冥想產生智慧,坐下來培養定力,這個工夫是有益於身心的。若僅執著於剛才身上「生理」產生的變化,如發熱、氣走全身、或手舞足蹈,便以為「得道」,那就離道遠了。

◎以正確的中道之心去打坐,才能進入正定,在打坐時,須嚴格反省自己心理意向或觀念是否純正?藉反省的功夫,袪除一切邪念,並且坦誠地向佛懺悔。這種自省,是袪除內心迷惘,淨化心靈的一種途徑,這才是真正「打坐」→打消惡念,打倒邪行

 

3、靈妙天尊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歲次乙酉正月初四日 發一同義宮二天國語法會

明師一指點的地方,我們要常常守玄,睡覺之前,靜坐個五分鐘、十分鐘,把你的心靜下來,反省反省,我們今天所講的話,做的事對不對?自己反省一下,做錯了,要去反省,懺悔,要改過,做對了,我們以後要更努力。時常做深呼吸,我們吸進較多氧氣,細胞比較活絡。

 

4、呂仙祖降   鸞書

自從天降人類,自家牌汽水已開始生產,只是世人不知罷了,吾今略述此一汽水製造方法,以供世人飲用。製造汽水須有鍋爐,人身就是一部鍋爐,內有五臟六腑,電力熱力等,一概俱全。喝下水份,吃下五穀,經過消化,產生養份,津液口水就是「蒸餾水」,時時在喉內,濕潤龍舌地,此水非凡了,一乾人斃。二鼻陰陽洞,乃空氣呼吸道,內補身體氧氣,幫助鍋爐燒煉,水氣一蒸發,人亦全身汗,毒質可外排,清氣留體內,供人做燃料。蒸發之氣,人能常飲用,靜靜調呼吸,自得安樂法。更深一層說,人身猶如汽水瓶,一碰即碎,有時比汽水瓶還不堪一擊,故人之肉體容易壞滅,世人不安靜,每天勞碌,肉體內充滿濁氣,猶如汽水瓶搖動不止,心神不寧,無法找到真我,更容易發生危險、爆炸。

    垂廉靜靜觀,內外無一物,舌搖水上升,立定嚥津下,氣息綿綿存,一氣降丹田,如此來回鑽,大道漸平坦,靈氣亦清純,慾念可消失,天人抱合一,頓悟入太虛。世人睡前若能靜坐一下,使氣下沈,一呼一吸之間,冥想與宇宙天地之氣息相交換,而與天地合一,莫妄想成仙成佛,久之氣脈通順,氣滿全身,身體自然健康。縱使一旦汽水瓶(肉體)破碎,也能「噗」一聲,靈氣上沖,直升天界。故智者能悟,行則不怠,大道可得。由於人身可將「氣」轉為「口水」,故稱「汽水」,此即「自家牌之汽水」,希世人自製自飲自得也。

 

5、無極老母降   鸞書

人想修至與道合而為一,必須修入化境,世人何不能化?原因為私慾所障礙,私是「我」,欲是「物」,打破我,打破物,庶可以化了。如何能打破我,打破物?虛則無我,靜則無物,惟其虛也才能靜,惟其靜也才能虛,虛靜是一件事,為修天道者的重要工夫。...專氣者,使氣平定,以至柔細,如同嬰兒之呼吸。氣動則萬念動,氣專則念絕,念絕則萬象岑寂。修專氣之法︰端坐於椅上,不必盤膝,背直、面正,鼻與臍成一直線。....靜坐之前,不可吃太飽,不可吃有剌激的食物..不可飲茶與咖啡,以免內臟蒸熱。如係初習者,坐時殊感不安,亦感胸腔有閉塞之現象,愈止念則念愈多,此時當先使念頭統一,....及至念頭統一,再慢慢停念。注意呼吸,任其自然,直至忘氣,不再動念,此為專氣致柔之法也。每日早晨習之,時間之長短,自己斟酌定之,有助於修養至鉅。久之氣自然定,氣定則念不起,念不起則慾斷矣。私慾斷,而良知現也。

 

心得:  老母的這段話就可用三寶調心法解釋道德經:「專氣致柔如嬰兒乎」了。

 

6、呂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十月廿二日  發一天元泰國蓮華佛堂

時時檢查自己的心性、火候到何種程度?一日不修則一日空啊!當要日日省察用功,莫讓自己心猿意馬放縱....若是念頭放縱,不能收回,自然遭遇睡魔考驗!...若是睡意朦朧之時,如何?第一步:收心!將念頭收回,守住意念,在何處啊?意守玄關,緊接著端身正坐,椅坐三分,將你腰桿挺直...讓你的氣能順流通行全身。將你的六門守緊,六門在何處啊?(眼、耳、鼻、舌、身、意),簡而言之,有孔有洞之處,皆是出入之門,故而皆要緊守。平時你們就是眼看花花色色太多;耳聽靡靡之音;口言是非;鼻嗅濁氣;爾尚有一處要守啊!此乃道家秘門...諸位當自己體會。

 

7、馬真君丹陽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十一月十四日  發一天元馬來西亞廣濟天道院

    道是理,是良心,是本性,也是靈性,仙佛菩薩皆守玄,「眼睛全開易神散;全閉易神暗;在半開半閉之間!」睜開眼看的都是別人多,看到自己較少,所以要迴光返照,照自己本心。藉收心可收意念,反省自己行為過錯是否合乎理?盡看別人不是,才惹下牽纏萬萬,煩惱重重,要耐得住性,最怕心髒不是身髒。

    看到對方不是,趕快二目守玄,眼不見為淨。

    物歸原處,人歸原位(自性)!

 

8、濟公活佛降    鸞書

◎在紊亂中求得寧靜,這個定靜心法不似別的靜坐般,須有護法或者特定地點,隨時隨地,只要你覺得心靈紊亂,就地可以實行,久持時日,可助靈心定靜,可少邪煞入侵,妙用無窮;而加持真言亦可定靜之前默誦....。人吃五穀雜糧,生老病死苦在所難免。有時候看起來是很健壯,但是沒多久時間,就百病沓至,衰朽不堪了。因而在平素尚稱健康的時候,就應該特別注意健康,因為,健康才有精神去注意它的變化,否則,等到病魔侵擾時,你就必須付出全部精力去對抗它了。現在老衲就開始傳述,健身法。時間最好在早晨六點,室外,晚間十點室內

◎問:所示時間,有無特殊意義?

濟公活佛答:有。早晨六點左右,是天地間最清淨的時候,而室外更有清新的空氣,有助人體。晚間十點,正是正常作息,萬籟欲寂的時候,但卻是寒露亦降,所以在室內。不論室內與室外,步驟相同;深吸一口氣,五秒鐘,吐氣,反覆動作三次。.....然後再吐出廢氣。最後,重覆最先前的三次深吸氣,吐氣,全部過程完成。

 

9、南極仙翁慈訓: 佛曆二五三九年歲次丙子七月十二日  發一靈隱

遠的不說,就說昨天好了,自己心裡想想,昨天的你那裡不好,舉出三點,今天想一想,不要老是仙佛講你們的缺點,你如果不察覺,仍然我行我素,仙佛也懶得理你。

 

10、韓湘子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七月十七 發一新營誠志佛堂三天法會             

你的煩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不知,那就不用講了,自己好好想一想。今天晚上睡覺前教他怎麼用三寶好好返觀反省,反省當然有一半是要看自己的錯誤,可是「省」是要內自省也!「醒」是要清醒。

 

11、濟公活佛降  群仙嘉言錄

問:修道之人要先瞭解什麼?

濟公活佛答:

修道之人要先瞭解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是什麼心,要時常去反照,有缺點就要改掉,好的繼續勉勵,不好的去掉他,這叫做迴光返照。

 

12、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一九九九年歲次己卯三月廿九日  沙巴鬥湖  發一靈隱天德壇  三天法會

找一找你們至誠的心在哪裡?被你藏到哪裡去了,也要每天給自己作個小小的檢討,至少每天睡前都想想,你今天做了甚麼樣的事情?做了有功的事幾件,做錯了幾件?讓每天才能夠進步,剛開始總是會勉強而行,可是久而久之你就自然能夠行道了,好不好?(好)

 

13、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醜二月廿 壇主、講員感恩懺悔班 發一三峽靈隱寺 

人最怕動心,你一動心之後,魔就趁虛而入,這表示你們靜的功夫不夠,就寢前你們多靜心,縱使你們再忙碌,你們一定要靜個十分鐘,十五分鐘,才能夠睡覺,檢討一下你今天做了些什麼早上起來不要急著上班,你們提早十分鐘,想想今天還有誰沒盡心成全,不要在家裡只是光看電視,好不好啊?

 

14、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六

你們一個一個沒有說非常的罪惡,但是,有時候難免有無明起貪妄自己不自知,所以才要藉著每一天要睡覺以前懺悔今天的過失,然後閉目養神五分鐘,祈求上天慈悲....檢點自己,改過自己,修正自己,只要行得正,立得端,睡得安穩,那才能平安,那才能躲災避難。

 

15、南海古佛慈訓: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歲次己未 五月九日    發一慈善堂

所以設法將自己的舉止行為,內在外表,心胸開朗苦悶,在睡前三、五分鐘反省一下,自然一覺天亮,精神集中,心地光明而照見自己的是非好壞,這樣做得到嗎?

 

16、三天主考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酉十二月十二日 發一

靜的時候,我們迴光返照檢點自己,我的身、口、意是否行於十惡?還是行於十善?我們的心是否起了貪嗔癡?是否起了三心四相?人就是有人我相,有這些三心四相你就會偏差,就會對道場起疑惑、起迷茫。要知道,大考來臨的時候,千門萬教、山妖水怪,怎麼能抵擋得住呢?如何抵擋住千魔萬考呢?

每一天都需要反省自己,我的過失毛病在哪裡?我是不是講話言語太衝太尖銳?若是太尖銳,我們要挫其尖銳,你不尖銳就沒有糾紛,『煩惱皆因強出頭』,但不可因此就認為:以後佛堂的事我就不處理,我不去操辦,這樣的話又擇其一端,也就偏差了,就容易掉入魔窟、左道旁門,我們要擇中而行、擇中而進!

◎有時候,我們難免有無明、貪妄,我們自己不自知,所以我們才要藉著每一天睡覺以前,懺悔今天的過失,然後閉目養神五分鐘,我們祈求上天慈悲,保佑道場上平安、保佑社會平安。

 

17、濟公活佛慈訓發一 老師的話 十五

◎為什麼修到最後,心性沒有辦法再提昇呢?因為你很少去反省,甚至從來不去問問自己的內心深處?你的需求、你的根本,你不從根本上去下功夫,以為來佛堂聽聽道理就是修道,心性當然無法提昇!

◎有過失沒關係,重點是,如果不懂得自我反觀,用心省察過失,那就是不應該。徒兒學道、修道、辦道,有那麼堅貞的志願,但若是少了「省思」的功夫,就只算是「半個」修行人

◎一般人的心容易受到牽動,所以要藉著物、相、人來引導,而聖賢不同,他能自我反省檢討,使良知顯現。所以一個真修行的人,首先要能做到時時反省、念念自覺。

◎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無數的喜怒哀樂、煩惱雜念,徒啊,咱們不怕念起,只怕那顆執著的心,有了執著,就不易察覺煩惱妄想的出處啊!如今,借由三寶心法的修持,便是要讓自己時時保持明淨,不會輕易被外境所困擾

 

18、濟公活佛慈訓發一 老師的話 九

徒兒們每天都要做反省的功夫,想一想自己一天裡頭,有沒有做錯些什麼事情?事情做成功了有沒有起驕傲的心?心有沒有知足?有沒有要求自己精進的一顆心?

 

19、濟公活佛慈訓發一 老師的話 十

◎這一天要怎麼過呢?在工作的時候,是不是盡心盡力?工作完畢之後,有沒有天天充實?有沒有天天精進?有沒有反省一下今天是否犯了哪些過錯?是不是曾說了不圓滿的?如果有的話,下次就要改進,這樣才會進步。不然,修道十年是修道,修道二十年也是修道,沒有一點進步。

 

20、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 十一

◎末後修道要時時自我省察。一個能時時反省自己的人,才能知自己的過錯。

◎修道要常常反省自己,未求道時不明白道理,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全不當一回事,現在明白了,到晚上靜下來的時候,就好好想一想你一天當中所說的,做的事,有沒有說錯,做錯

◎不是在歲末才要檢討,也不是一年才提省自己一次,你每天都要反省這些問題。你想想,如果你一口氣不在了,這些問題還留著,對老母,對眾生,對自己會好嗎?

◎反省的功夫做得如何了?不該看的,不該講的,非禮勿視,聽、言、動,你們常常一時忘了,將所有不合理的都合理化了,這樣一累積起來,想進步就難了。

◎自古聖賢都懂得一日三省吾身,你們一日裡又自我反省幾次?睡覺前是否反省了?

 

21、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 

◎「三寶印心體入」你們每個人都會講三寶,但是沒辦法印你們的心,為什麼?因為你們沒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為師教你們一個方法,如何對自己負責任,如何看出自己的過在哪兒?當一個人自己做錯事的時候,是不是很害怕,很惶恐?為師要教你們在沒犯錯之前就知道,感受得到那份害怕與不安,你們就不敢輕易的犯錯了,是不是?有沒有想過在晚上睡覺前,重新再反省回想一下白天所做過的事情?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時候你要懺悔,你在講的時候,要仙佛給你見證,如果你敢做到這一點的話,日子一久,自然而然的,你的過錯就會減少。為什麼會少?你的自性會告訴自己這件事不能做,因為晚上要向仙佛稟報的時候會不好意思。這門功夫很受用,試著去做吧!為師祝福你們有成功的一天。古時候的人就是用這一門方法來警惕自己,懂不懂勇敢的把自己的罪過錯老實不客氣的寫在本子上,讓自己看了也覺得羞恥慚愧

◎那如何煉性呢?你必須時時刻刻用真主人去做事,守玄關,煉真丹,物慾纏繞你的時候,要冷靜的慧觀,迷惑產生的時候,你要考察一切前前後後的妙理。

◎你們往往不能承擔,無力感也由此產生。要知道懺悔當中有無力感也是一種罪,你們知道嗎?老天賦予你完全的靈性,為什麼你還會有無力感,說來說去,就是信心不堅啊!

 

22、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歲次丙戌正月十四、十五日  發一靈隱寺清靜班

    老師教你們一個存養的方法,如果你在一天之中,起了任何一個懷疑同修的念頭,走路時看到任何一點東西,趕緊拿起簿子記起來,因為你走出去是「應」嘛!當你回來「靜」的時候,趕緊懺掉,這才叫「常應常靜」,不然老是在那邊轉。....今天老師跟你們講的「視聽言動、行住坐臥、起心動念,應靜的功夫」,這些你們都得要行,方法都告訴你們了,做不做還是看你自己。

 

心得:後學每天晚上用三寶靜坐,所謂「靜坐常思己過」,至少檢討三件心念與言行舉止不好之處,這兩年用下來,已檢討出許多心中的錯誤了,確實有時候言行舉止的小錯是很容易犯的,後學因知道晚上要反省,故簡單的小錯就想到能不犯就不犯了,免得要麻煩檢討,確實如老師所說,後學有時對仙佛稟報的時候會有不好意思的狀況。所以後學三寶調心靜坐之時,若找不到三件錯事的話,就會對自己吹毛求疵,想辦法至少要湊出三件錯誤來,沒想到因而發現了原本就不明白,某些念頭也算是妄念或錯誤的盲點了,之後就繼續存養至十分鐘了,有時太晚的話,就反省完後大約存養三分鐘,就結束調心了。不過之前有時一閃即逝的妄念會記不得,妄念愈難愈難找,因此後學就有用老師的方法,用一個小筆記本記下,若瞬間一閃即逝的妄念或錯誤的言行舉止時就馬上把它記下 (好像明朝的袁了凡與俞淨意公就是用此種方法的,是每天都記下很多的錯誤來懺悔),不過後學因為個性懶,若筆記本有最多記下三件事就好,就懶得再記了,不過晚上用三寶調心反省之時,若有忘記一天之中有那些缺點情況的話,就再稍微看一下筆記,省察的時間就縮短了,就繼續存養了。

 

23、南極仙翁慈訓:  發一 覺者的棒喝一

◎你們的眼睛喜歡看一些不好的東西,這個眼神一放出去,心就收不回來了呀!不是有傳給你們三省四勿嗎?不要說三省,每日晚上一省的功夫,你們有沒有做到啊?想想看你們過了一天獲得了什麼?是不是過一天算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混下去?

◎你再好好想想看,每天當太陽出來之前,你有抱感恩之心嗎?所做之事情,你有回頭,有三省嗎?一天所做過的事,你有沒有感應一番?

 

24、茂田師兄慈訓:發一 覺者的棒喝一

一日思過,一日覺非,日日思過日日懺,一直到達無過可改,也就是達到無過之境界。人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25、南海古佛慈訓:  發一 覺者的棒喝一

修道當去「我」,不是口頭說說,懺悔懺哪裡,懺大綱目嗎?忠孝仁愛大綱目而已嗎?要懺隱微之處,懺你每個起心動念,你念頭沒有懺,你的念念就會起波,性海起波怎麼平靜?怎麼清靜?起心對待牽纏一些惡因緣,你怎麼了?一切都懺不乾淨,惡種子永遠在那裡,等待時機發芽。

 

心得:其實在阿賴耶識�面,有潛藏著無明的惡種子,隨時會受到外界的因緣而引發,有些是仙佛考,有些是因果業力所引起,其實這些都是一個讓我們消除累世的惡種子的手段,若能夠用三寶反省懺悔的話,找到這些惡種子,就會被乾陽的本性煉化,時日一久,最後就不知不覺消失於無形,甚至頓悟放下了,才是真正的消除潛藏惡種子的業力了。

 

26、報事靈童慈訓:  發一 覺者的棒喝一

你們喜不喜歡黑暗呢?不喜歡,你們又喜歡無明,問你們心中沒有沒愧呢?知道愧,就是知道自己心中有鬼啊!既然知道有愧就知道悔啊!每天都知道,每天都是悔悟,每天都要去反省,不然每天念願懺文有用嗎?

 

27、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歲次己未年三月十九日  發一研究班

自古聖賢一日三省吾身,你們一日反省幾次呢?睡覺前是否反省自己?(沒有)那還想效法聖賢仙佛?

 

28、無極老母降     天道奧義

    反省──每晚反省自己的過錯,加強克己功夫。

 

29、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二○○六年歲次丙戌五月廿九日 發一泰國清邁府繼聖壇                 

徒兒瞭解自己了嗎?掌握到自己的心了嗎?有每天反省自己嗎?眼睛一睜開就是感恩,當你要睡覺閉眼之前,要反省懺悔。六萬年來的罪業,除了行功了願之外,還要日日的反省懺悔,業才能夠一天天的消。

 

30、濟公活佛慈悲  發一老師的話十三

◎德需不需要培?只要天天反省、日日保持,時時把心裡的垃圾清除乾淨,是不是就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你每天都有新的改變,你的德才會不斷加注,就好比清流一般。因為「流水不腐,滾石無苔」啊!你要培德,就要日日新,每天不斷的要求自己,日新又新,日知精進。

◎每個人都有一隻「天眼」,用天眼來觀什麼呢?「仰觀俯察」、「內省外察」。仰觀天地,以超凡入聖;內省什麼呢?內省「溫良恭儉讓」;外察什麼?就是「仁義禮智信」。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就得從這十件事下功夫,才能培就德性。

◎修道人,就是要學習不看別人,每天多看自己,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是他不對,就要想想:那自己又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嗎?能比他人做得更好嗎?如此的反省,日復一日,就有一種寬容、自我要求的心流露出來,這樣的人一定活得很快樂。因為「自覺」都來不及了,都做得不好了,哪有功夫來要求別人!...話說回來,要如何掃去折磨?你對自己的要求夠、反省多,自己先達成小同了,自然沒有所謂的折磨。這是生活的藝術啊!

 

31、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老師的話 十四:

◎如果你的辦事能力、渡人、行功,開荒闡道等的外在功夫都做得很圓滿,可是心靈世界一直有缺陷,那你就該加強加強了!讓自己有沈思與迴光的時間,好靜下來觀照那些細微的心念,那麼,你的熱忱,慈悲才能持久,也才能真實地感召人,吸引人。明白嗎?

◎當別人罵你的時候,你要和顏悅色對他,這才是真正的「修道」。如果真要談起「修行」這兩個字,就要經常觀照,才能走出「心」與「境」的迷思,你的弱點才能察覺出來,這是你內聖功夫。

◎我們總是先學會責怪別人,而不是先反省自己。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兒?不足在哪兒?你知道了自己還有那麼多的欠缺,就要有更積極的學習態度,把當時的初發心再找回來,用這顆心來包容與感恩。

◎人生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很輕易被外在環境所引誘,外在的環境要來影響你,只要你有足夠的堅定,就可以突破它。外魔易制,但是心魔一起,任誰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能即時覺醒,你自己的覺醒,遠勝過他人的勸解,鼓勵,也唯有自己知道得什麼病,才知道要開什麼藥方。對不對?

 

32、文昌帝君降   鸞書

◎古來修道者,每日功課,坐工是其必修之一環,藉著坐工的火候,煉靈的深淺,可以使真靈之元神,逐漸解脫假體之束縛,而顯現元神的靈通力。...

吾將此坐功,分列於后,以資眾生參研:

入靜:即是在身心處於繁紊的環境,使思緒趨於平靜,亦即僅止於掃三心、飛四相,驅除雜慮的靜坐工夫而已。

入定:入定之坐息,必須較諸入靜之工夫,尤為深進一層,先行驅除雜慮之後,氣行周天,而氣機之暢然無礙,則可解除人身之重量與地心之引力,而使軀體介於空間(此種境界,乃在行持者可自覺),在氣機無礙,神隨氣轉,而上泥丸,出玄竅,而后不附於體,即為神遊太虛之境界,則入定功夫,可謂有成。..

今時修道子,鮮少有人付出恆心毅力,在入定這一功夫下行持,故不見其效益,則行持者日少;當然亦因入定之修持,乃須恆久不怠,故半途而廢者,比比皆是。今日吾再將行持入定之坐工,詳述於后:

作習須定時,蓋天、地、人三才一體,天地精華則在於子夜及卯晨,故此二時皆為可行

坐宜端整,雙盤而坐,乃為苦行坐工,即以緊繃筋骨為靈神作用,故能行則行,不行亦宜端坐。蓋人身端坐,有助氣機運轉,唯聚神不易,則事倍功半。

一經坐定,先行吐納,導引氣機,以意行氣,使之無礙,驅除自在之阻力(即為本身所具之自然力)。 凝神之前,必有紊念,故宜擇一定點,或事物專心而注,先見其物,後見其影,直至視如不見,或想而不暇,則思緒不亂,有助凝神。日日行持,分階段而行,以達到將坐工融為本身之一環,則隨時可坐,隨時可煉,以收事半功倍之效。而在行持過程間,有三大異象,不足為奇,無須大驚小怪:

體有發熱、或輕昇上浮之象。短期便秘(五~七天)。 食慾遽退或遽增,及不畏寒冷。以上現象,乃為行持有所精進之現象,不足為怪。總此而言,修道子坐工,可分為一般之修身養性以及入定。

則其實際靈定之修持,則必須依下列步驟而行:

靈定不拘於坐工之間,禪定有坐臥行立,俱可曰禪。而靈定亦如是,不拘形式,只要知所行持即可。靈定之過程,必先在於俗慮下放,若有縈心牽掛,則識神不寧,加緊張力干擾愈重,無以定靈。坐臥行立雖可不拘,但必須有下列幾項之限制:

眼不可全閉:因為眼全閉,心易放鬆,則靈無所安定。

息不可劇:氣息過劇,引動氣機,氣行則靈弱,無可靈定。

體莫不淨:體若不淨,易生騷癢,體動則靈浮,不易定制。

以上,雖為限制,但卻非一成不變,行持日久,仍可克服。

吾並具體敘述整個靈定之過程,以臥而行持靈定為例。人之臥,大都即將人睡,故睡前亦可靈定,睡前先莫眼全閉,可有三七或二八之睜閉,使眼不因全閉,而產生幻象;體軀睡姿不拘,唯莫犯前述限制即可。

調整氣息,使之不劇,則氣息徐徐之間,眼神視線則漸失,靈力外相之感漸失,識神作用漸鬆,則靈神復甦有力,可不受假體所蔽障,達到靈定之效果。坐、行、立,俱在靈定一小段時間後,因識神作用加緊,則可如夢初醒,則是一次靈定之始末,而臥之睡定,則可在任其睡去,且無礙靈定之效果。

 

心得:仙佛說:擇一定點,或事物專心而注,可以藉靜坐前先有凝神的功夫,可以用在佛堂看佛燈凝視的方法,效果是比凝視其他物品是更好的了。

 

33、月慧菩薩慈訓:發一

    修道啊!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前面這段時間,你們求了道有點傳師、引保師、講師,帶著你們走,走到了後來這一條路,很多事情要靠自性去自悟。不能突破難關的時候,要靠自己的悟性來悟,不能一昧的問天,為什麼讓我這麼不順?為什麼辦道這麼的不幸?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這全都要靠自己的悟性去了悟呀

    真人靜坐氣通要斷念,要禁得起皮肉苦,方能擔起救護眾生的大任。你們的點傳師,你們的引保師、講師,把你們捧得高高的,怕你們受累,怕你們受苦,怕考倒你們沒有心修道。可是師母希望徒兒們能禁得起考驗,徒兒們能夠修的,能夠留下來的,就是白陽精華,也是三千六百聖、四萬八千賢的候選人!

 

心得:從上可知,仙佛要我們每晚睡前反省,統計一下時間大約315分鐘,時間不用太久,但為什麼仙佛另要我們用三寶調心反省呢?其實也可不用三寶來睡前反省的(若是根基好的前賢,就可以不用三寶,直接反省改過了)。後學半年前就有與幾位清口的青年學生道親在讀書會,分享修道心得時,後學就有分享後學睡前三寶調心反省經驗的,並鼓勵要常常反省的,因為後學每天晚上三寶調心靜坐反省至少是三個心念與言行舉止不得宜之處近兩年,每天反省的很高興。但是結果其中一位青年道親聽到了就說,不能反省哦!並說:我依前賢的話來反省,結果差點得了憂鬱症了,結果另一位青年道親就說:「對啊!不要執著反省,適可而止就好,不要鑽牛角尖,我以前也會這樣。」結果其他青年道親都異口同聲說:「對,對,應該要這樣子,不要太在意反省這件事,因自責做不到而使得心�很難受,反而不好。」

    其實後學當時覺得很奇怪,不是反省會很快樂嗎?怎麼會變成不要反省懺悔了呢?三分鐘後,後學就驚覺,原來後學十多年前離開道場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為後學根基差才離開道場,這些青年道親有清口,根基很好,不然的話也許就會與後學一樣了。這就是難怪濟公老師要教我們要用三寶來反省了。用三寶反省有好處如下:

◎心中一片清澈,較能找得到錯誤所在。

◎在反省過程當中,因為用三寶鎖心猿了,自然拴意馬,就不再產生另外產生退縮的妄念。就不會有如下面濟 公 老師所說道親的狀況一樣,就因退縮,最後就離開道場了。

◎因為睡前本來就需要反省的,用三寶調心靜坐,有著「存養」的功夫,對身體健康有著莫大的好處,而且也不算會多花時間,順便可以來反省,有著「省察」的功夫,因此存養省察一舉兩得。

◎因為用三寶反省當中,就是啟動了本性乾陽之氣,若能找到錯誤妄念與習性識神陰氣所在,就能元神發動順便用乾陽之氣來煉化反省所找到的識神陰氣了,隨著用三寶火候的工夫,煉化的時間也有所差異,最終就能不知不覺在很自然的狀況下就能改正,甚至頓悟了。所以睡前三寶反省,就可稱得上存養省察了。

 

34、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覺者的棒喝 三 

為師要讓徒兒明白一件事,在徒兒們進入道場以來,你們所聞的或許會覺得有壓力,總覺得好像做得裡外都不是人了。以前未入道場時,人家說你是好人,又稱你嫻淑、溫柔,或有魄力、肯擔當,說你有大將之風,人家誇讚你是優秀的、高材生,說你是一等一、人上之人;但是來到佛堂之後,接受了這麼多的班程,幾年走下來卻發覺:「我擔過了,我吃苦還不能了苦、我受委屈了、我處處都不足、我比不上人家、我哪�做不好、我竟然要二六時中心存懺悔、我是十惡不赦的大壞人、我犯了幾戒幾過、我需要幾叩首..」,所以心中產生了非常大的壓力,是不是?徒啊!有沒有因此而心生退意呢?會不會想「為什麼修道之後這麼苦、開始茫然了、為什麼好像入了道場之後,好像成了十大囚犯了,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徒啊!你們的心志一但不堅定,就會有如此多的問題出現了。

 

35、濟公活佛慈訓:

人的脾氣毛病,人的不好的地方處處都有,並不是只有煙酒,老師今天真正要講的是,你有不好的念頭,有好的念頭,都是很自然的,所以修道不是壓抑,不是堵塞,而是要疏導,要自然而然去化解,要用某種方法將它解掉,如果我們講道理的時候用這種自然的方法,那麼每個人都會很樂意來修道了。你看,如果你聽到講師說,我們有什麼什麼不好的心,我們一定要改,這剛開始聽的時候還能夠接受,想到自己真的有不好的地方,可是聽久了會覺得,唉!那乾脆不要修了,我又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的脾氣毛病一大堆,我乾脆不要改算了。所以講道要換一個方式,成全眾生要因人而異,不要一成不變,這個眾生在那裡,什麼叫眾生?眾念叢生。是不是你一個主人面對很多的朋友,那些都是眾生啊!可是成全起來那些都是佛,就沒有分了。

 

心得:像後學還遇到一位坤道壇主,她就講她開完三天法會後,就對道場講的因果業障的道理,覺得有點恐怖給嚇到了!後來結婚生子後足足有五年的時間拒絕接近道場,不想聽道場所講的道理,幸好引保師是親戚,還能在五年後重新被引保師成全回道場。後學聽了之後心有戚戚焉,因為後學以前就是這個樣子的,雖然相信仙佛借竅,但後學當時連仙佛的白話訓都很厭惡呢?還叫媽媽把仙佛訓文還給佛堂,幸好知道丟掉至垃圾桶是不對的,不然又多造罪了。而濟 公 老師所說用某種方法,用自然的方法化解心中的無明,後學是覺得用三寶是最好的了,因此對一般道親來說,最好先教教三寶修持的方法,以防萬一被業力所阻礙。

三寶相關訓文(七)

三寶相關訓文()

 

二、調心法:

()修持方法與意義

 

1、濟公老師曾在靈隱寺教的「調心」的方法:大意是當有煩惱壓力時,手抱合同在胸前,眼睛八分閉,二分張,舌頂上顎,意守玄關,吸氣時默念口訣第一個字,吐氣時默念口訣後四個字,想像著呼吸從玄關進出晚上睡前反省也要這樣使用。但不可太久,十分鐘十五分鐘,否則會變成頑空。註:老師把此三寶用法稱為"調心"

 

2、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日本法會

  用心觀想呼吸,吸氣時觀想,氣從玄關吸進,再由玄關吐出,而吸氣時要念真經,吐氣時念一次

真經或一次氣唸一字都可以。我們道中是真人靜坐,道法自然,平心靜氣,坐的時候,身體要

自然,背脊要直,兩眼自然八分閉,舌頂上顎,兩膀輕鬆下垂,自然氣貫丹田,二目守玄真人靜

坐,平心靜氣,兩眼守玄關竅,這叫真人靜坐。

 

3、鑑班院長白話訓 西元二○○六年歲次丙戌 五月十一日 發一泰國素林府慈明壇

把你們邪思妄想一概驅除出去,來佛堂不是以人心揣測,用你們的天心來辦事,三曹普渡豈可當兒戲!用用你們的三寶

 

4、南極仙翁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丙戌 四月初二 、初三  發一三峽靈隱寺  常德精進班

(仙翁對班員慈悲)看著俺啊?(班員叩響頭)抬起頭來!仙翁要你看著我!你很難受是嗎?心中沒主啊!把你的主人拿出來(班員...)默守你的玄關!你說我要怎麼幫你?你先要自個兒作主,老朽才能幫你,你能夠自我作主,我才能夠幫你作主!

 

5南海觀音菩薩降   因果病象析論與印證

◎「因果病」大致區分為「精神」與「身體」兩種,亦即是有形與無形之區分。而「無形」尤勝於「有形」,亦即是無形之因果病較為難解也。

◎所謂例外者,其中有發願和解,冤業離去,因果無形病症不藥而癒,這當然不用解釋。但,另外尚有不知不覺不藥而癒者,這就有加以詳細解說之必要了;大致可分為兩種情形。其一,因為業債討報的期限到了,它們必須離去,而受纏擾者的症狀,全部是因為業債的牽掣所造成,所以,它一離去,症狀不藥而癒。其二,是受纏擾者元神抗力增強,驅逐或暫時壓制了業債的牽製力,所以不藥而癒

◎問:菩薩所說的第二種情形中,請問如何增強元神抗力而暫時壓制了業債的牽掣力?是否意味著尚有後遺症?

菩薩答:

增強元神抗力方法有數種:「靜坐」、「誦持真言、神咒、經典」以及求得「仙佛加持靈神」等均是。而暫時壓制業債會有後遺症,因為元神加強,對假體肉身的主宰力也更鞏固,業債不易侵   擾,轉而有形之干擾或祟運,這些都是後遺症,只減輕而已

◎問:這豈非挖東牆補西牆?

菩薩答:

倒也不盡然。這不但減輕,也是逐步化解,因為從無形轉化到有形,就能夠對症下藥。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能夠說毫無益處嗎?

 

心得:後學曾與不少資深前賢偶爾在私下聊天時,有時前賢有談及如何對於冤親債主所引起的因果病症化解,前賢有常常講的就是要發愿行功立德來償還,確實也很多道親因而發愿後因果病就好了,後學也是同意的,並另外有說:「可惜的是,也有些道親發了愿來行功立德,卻沒有什麼效果」,因此後學另說明可以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用三寶修持也可以化解,但前賢往往不能認同此一看法。後學認為這是因為如同一個水缸裏本來水是少的,但給裝滿了水(發大愿),本來應該是可以供應眾人飲用的(可迴向冤親債主功德), 但很可惜水缸破了一個洞(起心動念脾氣毛病),使得水裝不滿(是有漏功德,甚至有些是一把火燒了萬里功德林了),因此才會讓冤親債主有機可趁,控制住我們的身體了。就如同發一崇德有位范聖杰講師所講的"業力與愿力"VCD光碟法會見證,他在十八歲求道後,剛好冤親債主找上門,之後發心渡化了五千多人,一心抱道奉行,因有護法仙佛保護著而無法讓冤欠算帳報仇。之後范講師作生意愈做愈賺錢,最後他起了貪念,這時冤親債主才有機可趁讓他出了場大車禍來報仇。這個狀況其實在古時候很多故事都有此記載,就如同佛教的三昧水懺知玄和尚的故事(袁盎與晁錯的因果),若不是他動了傲慢心念,冤親債主就會被護法神所阻擋,因此冤欠是根本無法找知玄和尚算帳的。因此如何不起心動念,是一大關鍵,因此用三寶就能減少起心動念,並讓元神發動激發出生命的潛能了。後學發現道場是常常講發愿化解,但就這部分而言很少提及。

所以南海古佛說,用靜坐持咒的方式,元神抗力增加就可以印證此一說法了,因為用了三寶修持,就是讓心回到了本性當中,就是最殊勝的靜坐持咒的方法,淨化心靈,就能讓元神抗力增加了,因為有很多道親用了三寶修持之後,也沒發什麼愿,但身體的病痛就在不知不覺間獲得改善了,甚至好起來了,後學的媽媽常常會頭痛毛病應該也是被冤親債主所控制,卻不藥而癒。

不過話雖如此,就如古佛所述,元神抗力增加,讓無形的暗箭已防,但是有形的明槍難躲,也許冤親債主反而會讓我們有形的外在諸事不順,產生很多如工作、事業、家庭問題來干擾,想盡辦法再讓我們再起心動念,因此必須配合行功立德來償債才能雙管齊下。後學覺得范聖杰講師起了貪念,也許就是因冤親債主看他太誠心了,很難捍動,才順水推舟,換一個外在方式讓他賺錢,最後讓他動貪念才能有隙可趁(後學看這則顯化見證,是注意於此問題上而讓自己有所警惕的)

 

6、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一九九八年正月十八日歲次丁醜十二月二十日 發一雅加達和謙壇

◎徒兒呀!我們來檢討九七,檢討你們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與思惟之間,一投足一舉手,有沒有犯了過錯?念頭一動,整個人生就轉變了。

◎反省自己,一出口有沒有講是非?反省自己開口閉口皆是道?懺悔班時哭哭啼啼,愈懺愈糊塗,這樣有什麼用呢?徒兒讓為師不禁的傷心。

◎把燈關掉,把心平靜下來守玄,有看到東西嗎?先放在心裡好好的看。如果心不能平靜下來,就看不到什麼。在你面前有一團光,心越靜,自然就能夠看到未來的世界。那時候從海裡往上去,那是水災。把心再平靜下來,你們就能夠看到九九八一。把燈打開,徒兒是否有看到九九八一的景象?看到的徒兒站出來講。

◎有人跟為師說:「老師啊!剛才看的不太清楚啊!」好,電燈再關,不管你們看到什麼,要一直念五字真經。徒兒有沒有比較靜下來了?看到什麼?

(林點傳師:請問老師,大災劫來的時候,我們要進行那些工作?)第一,人要懂得平靜。第二,唸經,讀經。..可見得你們各個心裡都有怕哦!定力還不夠。在平靜當中,念頭不可以隨便亂動,那時候你們就要克制自己的念頭,克制自己的慾望。第三,你們各個應該懂了吧!(以三寶心法為修持)對啦!

◎你們要問為師什麼呢?(老師慈悲,我們在佛魔交爭的時候,要如何降服自己的業力?)只有用三寶。可是在這裡為師沒有跟你們談因果,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必須要靠你們各人去了,相信你們各個都在安定的時候,沒有在徬徨之中了。

 

心得:這次法會是後學唯一看到發一組的訓文中,老師曾在現場,要求道親要眼看佛燈,並且用三寶守玄默念真經,老師同時讓全部的道親看到了末日的災劫景象印證,平常法會濟 公 老師臨壇時都是慈悲的教化我們要修辦道,很少講什麼顯化的,這是唯一老師在法會中有施法力的顯化的狀況。後學推想,這是因為道親先看了佛燈,讓道親的心收回來專一,能意守玄關,但是念頭又會亂動,老師叫道親再默念真經,當道親的心收回來時,一心清靜,老師才有辦法施法力讓道親看到災劫的景象,讓道親有所警惕。並明白末日災劫來臨時,要用三寶來修持,不要害怕與惶恐。

 

7、濟公活佛慈訓:中華民國九十五年歲次丙戌八月十五、十六、十七 青年三天法會 發一三峽靈隱寺(國)

想不想賞月呀!(想)月亮出來了嗎?(還沒)月亮常常都在,時時都在,只是你們看不到而已呀!想不想賞月呀!(想)你們意願這麼低,老師我怎麼樣請月亮出來呢?想不想呀?(想)乾道很想,坤道想不想呀?(想)你們想嗎?(想)好!那麼電燈先關一下吧!你們好好守玄!等一下月亮就出來了!

靜靜心啊!可有沒有人要去外面看看月亮出來了沒呀?(此時有位坤道班員說她要去)你們都

以為老師講的話這麼簡單嗎?無聲勝有聲是不是呀?今天賞月就是賞你這心頭月,望到了沒呀!心圓月就圓,心有缺口月就不圓了!好吧!把燈打開,你們的功夫還不到,可以坐到深夜,心開了沒?(開了)絃鬆了沒?(有)所以三寶會不會用呀?(會)剛才守玄,有沒有守到睡覺了

 

心得:此班三天法會為一年一次的青年三天法會,參與青年大多是點傳師、講師、壇主的子女,濟 公 老師先教青年道親用一下三寶,然後才繼續開示慈語。這可 能 老師是先教三寶來降伏道親的妄心,然 後 老師接下來的慈訓才能讓青年弟子聽得進去而有所體悟吧!

 

8、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國曆十一月二十三日  (慈仙佛堂) 發一靈隱

  (陳經理請示:守玄要怎麼守比較標準?)就兩目守玄而已啊!(守這個地方)當然是守那個地方,不然,你守那裡?鼻尖嘛!(那麼整個心意是在這個地方嗎?)當然是在這裡,但是,你要觀鼻啊!兩眼守玄是觀玄,對不對?但是,你們要以鼻觀鼻啊!(兩個眼睛看在這個地方)嗯!二分開八分閉(看在這個地方,然後心意守在裡面)對!對!.....(那到最後也是這個樣子?)當然要自然啊!自自然然啊!(要不要用力?)不用!不用用力。(謝謝老師慈悲)好!好!

 

9、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七月初八日發一屏東慈法宮

靜下來當手抱合同二目守玄,這個守玄不是叫你守在這裡(點的地方)這樣會變成鬥雞眼,你們現在東西拿在這裡看,眼睛的兩眸會不會集中在這裡?這個玄就是中。把你的心思雜念妄念都放下來,放得一無所放,台語說的「無影無一隻」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都無一物本來的那個至清至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原先叫你放下,二目守中,中就是玄就是道,而不是叫你守在這裡,人家會說奇怪,他們一貫道的道親,每一個眼睛都斜眼「脫窗」(台語)這是不對的!

 

10、濟公活佛慈訓:中華民國六十八年歲次巳未三月十八日  發一 慈善堂

要載同伴!要登彼岸!要闔家團圓不分散!休忘了眼前明燈!閉目守玄,看看自己昏暗不昏暗?靜以自觀,動以相看。眼睛睜開,看看自性佛在不在?

 

心得:濟 公 老師曾講兩眼守玄,二目守玄的,以前就有些道親真的用兩眼盯著玄關竅看,就變成鬥雞眼了,老師的意思是要我們意守玄關,不過現在經郭點傳師的提倡用三寶,應該就很少有這種情況的道親了。

 

11、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 八月初七 日  發一天元花壇菩提禪院

人自有生以來就是妄念用事,所以要調伏你們的妄念,就要先調伏你們的心,佛家之靜坐方法,也是禪定的功用,「禪定心」你們好好的去參悟,懂否?

 

12、達摩祖師降      鸞書

 調心

生活之中,行住進止,須悉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之而粗,氣動則心散難聚;至於守靜,亦不過逸,故當持身安靜,常使心息調和。若欲習坐,可用先天坐法,最為恰當,吾今述其坐法,

先天坐法:

◎坐時宜先盥漱,取潔淨之意,且可固齒,寬緩衣帶,蓋恐束縛,有礙氣之流通。

◎坐時宜潔所以免汙濁,宜靜所以防擾神,至神像前或經書前坐者,蓋如在上,如在左右,乃可以感乎真靈真氣也。

◎用先天坐法,取自然之意,譬如胎兒平坐氣海,決非盤腿,正身端坐於椅子上即是,自首至足,均要端正平穩,尤宜注意者,頭不可仰,亦不可俯,腰不可曲,亦不可挺,...口輕閉,蓋恐呼吸由口出,氣息不平也。舌輕抵上顎,不必捲舌抵至中間,但抵於上牙根之上可矣。此時如有痰涎宜吐出,吐時宜輕,若係津液,則徐徐咽下,不可猛,以防噎也。兩目垂簾,就像垂簾子一樣,不要太開,不要太閉,太開則散亂,太閉則昏沈,先視鼻端,是定一準則,以取正中,然後收視返聽,知竅不守,純任自然。注意返聽,亦是返聽祖竅,祖竅本無聲可聽,惟將耳之根性,注於此耳,繫心一處,一處祖竅也。心無繩,何以曰繫?以意繫之,心及耳目歸於一處,神凝而氣化矣。(祖竅即玄竅也)

◎坐時宜有鎮定工夫,心乃可平,氣乃可靜,初坐遊思妄念必多,但思念一起,即能自覺,仍用收視返聽繫心一處之法以守祖竅,思念自然漸漸摒除,....呼吸往來,純任自然。果能平心靜氣,呼吸自然勻細,若有心調之,心將住於呼吸,離空而外馳矣。

初坐只宜短刻,.....時雖不長,習靜初步,最為適宜,若貪功躁進,勉強久坐,不傷陽,勢必受病,惟不可時時分心看鐘,約略計之,多三五分,亦未始不可也。每日坐一次,不可間斷,人身一小天地,陰陽二氣,一日一週,今日坐,明日不坐,動靜功夫,便不相接續,學道貴恒,豈可出此。

◎坐畢以兩手搓擦頭面四週圍數次者,乃坐後調理,所以助氣脈之流動,並因坐久,週身毛孔鬆開,出濁汗,而面部亦然,易受風寒,故搓手使熱,擦之即閉,男由後向前,即從腦後抹至面部。女由前向後,即自面部抹向腦後也。緩行百步,再出坐室,因久坐後須舒散,且免受風寒。

 

心得:後學體會若是先在佛堂獻供獻香禮(),之後看佛燈並配合默念真經玄關式呼吸(),然後

再來叩首數百至一千下(),因為若在靜坐調心前先叩首的話,這時身體因運動後全身會發熱,之

後再來靜坐調心的話(),這時會比較有感覺有真氣在身體內以玄關為中心,自動地延著任督二脈

在運行,之後若要再來緩行百步來舒散的話,可以用經行的方式(),每走一步默念一字真經來配

合,再來靜坐念彌勒救苦真經(),這樣一動一靜,一動一靜也是蠻適合的。

 

1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光明的智慧2

真人靜坐,如何坐?二六時中時時刻刻迴光返照,二目守玄,眼睛閉八分睜二分,看住我們明師所指點的地方,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所謂的真人靜坐。行、住、坐、臥之間都能夠守住真人之地,就不離本性。

 

14、無極老母降  家書

「一封信傳給你,兒女見信早回心,養身法,習要勤,回家真訣要記忖。」「呼吸調順先天炁涵養本來一點真,此是返鄉一明路,不修難見老娘親」。

 

15、藥師琉璃佛降  鸞書

三寶逆流法

◎一是天下之正理,採日月寶華,由上降下,由下煉逆流,為純陽一炁,真陽上玄關,氣聚精血不洩,智慧漸開,此法要先煉丹才可得。

◎「一呼守玄關,一吸貫丹田」。....,以真意接引真氣,上串尾閭關引至玄關

◎恆心勒煉此功夫,心靜神定,拴住心猿意馬,至三寶會合,道之造化在於此矣。

一即是玄關,將一本散於五臟六腑之靈,修皈一本,玄關自能震動,待天雷響,無縫鎖開,煉至此,便是人間逍遙自在仙。

◎玄關本是精神合一之所,七孔八竅由此生,故玄關開,週身關竅才能運轉

◎轉週身要用真意,打開玄關府,身心兩空,頭上自有真氣上朝,此時見靈光就不難。

學者應識玄關,早知玄關之道所,生等勤煉之,自有妙相矣。

 

1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 正月十七日  發一天元慈孝佛堂

徒兒們!為師希望你們現在自己面對母燈,眼睛閉上,靜默三分鐘(班員都依師指示閉眼迴光返照).....唯有自性,你的自性才能照亮自己,只有它才是真的,以後災禍來臨就是靠這一點真靈救世,所以自救救他,希望徒兒都能保護自己的靈光,好自為之。

 

17、月慧菩薩降   鸞書 

◎調身-指調身體,使生理能獲得「致中和」之狀況,通常選擇子午卯酉等休息時間,於靜處光線空氣均通之地,自然安泰端坐,自可把散亂之塵念,收回皈來,此為調身之大概。

調心-把心猿意馬,牢牢看住,不讓牠再到處亂跑。方法很多,如:念佛號,持咒,觀想等皆可,時久就安靜下來,續之,智慧與定力,就在調心的過程中培養滋長。

調息-在色空合一之理下,心理與生理是互相依持影響的,此乃調息之所必要之點。一般人氣息急促而粗,如此心身亦處在一種動盪不安之狀態下,若能藉調息,慢慢使氣息精微細長,就會使心身達到「致中和」之目標,自然精神爽朗,心情平靜安定,疲勞恢復身體健康

 

心得:濟 公 老師在法會所教的三寶調心法,就同時有調身、調心、調息之功用了,一舉三得。

 

18、李鐵枴大仙降      鸞書

    所謂氣滿,前任脈,後督脈自開,而運行道路自通,乃自然之法,而上自有溶溶兮,如山雲之騰太空,霖霖兮,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兮,如春雨之滿漢澤,液液兮,似河水之將流釋,散則透於週身,為百脈之總綱,聚則合於先天,真乙炁之虛無,此乃至清至真之子時,實則至虛至靈之真景象,乃妙示得藥後,要進火之真妙景也。此景象,若有妄想,或功夫未到,總不可得,功到自然而有,至此時膀胱如熱火,兩腎如滾湯,切不可貪其舒暢,恐藥苗,被熱氣燒太過之危,又金丹不結之險,須急速轉大法輪,運上玄關,不然此物,滿而有溢,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則前功廢卻矣。進火之法,...統身端正,兩手安太極眼露一線之光,此謂盤膝,則尾閭關自開,尾閭謂之第一關,尾閭一開,則夾脊謂之第二關亦開,玉枕關謂之第三關亦開,此謂之三關,三關既齊開,九竅亦定相通,所以泥丸宮,崑崙頂,等等關竅都盡開,此自古至今,先天大道,自然之經絡,若是真意,不對三關順序運上崑崙,而下玄關,若對玉枕運透玄關者,乃大差矣。此運法之路,乃屬偏路,絕不是大道之通路,若如此做,不是一炁流行通達,而天地相通之理,所以若如此運用定然做不通,亦定煉不成,此謂左道旁門,若知用前面之正法運用,至此時候,三關已開,八脈亦通,甘露如泉,吞不得了,其味香如蜜此時緊急迴光返照而吸氣,運動真意,推動甘露降下,引對前通任脈,上通陰蹻,下通陽蹻,中通衝脈,橫通帶脈,上前通陽維,而降下丹田,自丹田所得之藥物,即金丹舍利,運動真意,引對尾閭關,而通督脈,上後通陰維,而直運過夾脊關,到達玉枕關,再運過九峰山,崑崙頂上,一並載於金鼎,即玄關之中,此時心意齊守玄關,.....,藥物到玄關之時,約量守二三分鐘,此謂第一次運功,第二次運功,心意再順甘露,而照初次運法,到通尾閭,提上玄關,再守二三分鐘,第三次之運法相同,連運三回以後,心意齊守玄關,以待烹煉,其時龍虎同宮,水火既濟,又曰貫滿乾也。此謂少煆之功夫耳,以上候烹煉。...

    須知進火之法,即用真意,另名謂之精神力,亦謂心之思想力,....使其週流全體,既然有溫氣,可轉運關竅,由此而可得,新鮮血氣週流,百病不治自癒,所謂熱氣,即陽氣,寒冷之氣,謂之陰氣,所以人身,有一分溫氣,即不死,仙佛若有一點陰氣,則不成,故道法無他,全部都是,用精神力運用,學者,若知將精神統一,時時用真意使其昇降,氣血自循還,所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即此意也。

 

19、何仙姑大仙降      鸞書

烹煉之法:何謂烹煉,烹煉者,譬如凡人飲食之煮飯也。煮飯起初,定必用猛火而煮,初初要煮之時,若無用猛火煮者,米定不能成飯矣。所以藥物已得,若無用進火行法輪之功,運上玄關烹煉,定不能成金丹舍利也。須知道者,路也。乃法輪之通路也。即前任脈,後督脈也。烹煉必須,不遲不速,以呼吸定其法,進火亦名,運周天也。故行法輪之時,神氣必須與甘露而同行,亦謂心意,乃精神力之作用,其時心意同甘露,至丹田,則運過尾閭,夾脊,玉枕,透上泥丸宮,落在玄關,若泛然由偏道之外而行,渺渺茫茫,不由正路而行,此不得成舍利,凡行法輪,合乎自然,同順三關九竅之大道,若勤則太過,而風大,即呼吸粗,法輪不能轉運,而燄無所制,若怠則不及,而風少,乃呼吸過微,不能成長旺之功,而變散也。 須知進火者,乃運大藥,即真靈歸源,若不運轉,則漏盡,不能止,而舍利亦不成,此運用之法,要運三回後,心意齊守玄關,以待烹煉,此言雖重覆,乃叮嚀之妙喻,學者愈須注意為是,所謂達摩初祖,折蘆渡江,此亦是法輪過關之妙喻也。世尊一箭射中九重鐵鼓,此亦行法輪之意也。箭者真意也。射者神氣,同甘露而行之法也。九重者,人身背骨有三關,即尾閭夾脊玉枕,此三關,左右皆有竅,故曰,九重鐵鼓,當過關之妙法,所以運過關,亦要照前節說明,必由中竅而運行,若馳別路,則不能得道矣。

    須知烹煉在玄關,儒曰,靈台,煆煉九曲明珠,釋曰,靈山,烹煉牟尼寶珠,道曰,靈關,修煉黍米玄珠,名雖分三,其實皆烹煉,真意所運載之藥物,金丹舍利,使混合一團也。學者當知,此藥物雖載於金鼎,若不用烹煉之功,而用武火煆煉,則不能凝丹成至寶,此時依照前節坐法盤膝,六神統一,齊守玄關,即守藥物,同時立刻用起枷子,.....返照玄關竅兩手舉起,左手疊右手,如帶枷之刑,須用大力,在胸前臍上八寸左右,用最大力量之武火,將那濁精識神,遊魂鬼魄,妄意一切煉退,此時呼吸之功,自然一吸到丹田,一呼到玄關,自此妙法輪而常轉,烹煉大藥,約量數分鐘就可,若過時間,恐怕藥物燒化,而丹反不結也。此時五物自交,成為元精,元氣,元神,元性,元情也。五物既返,則五元歸復,五德持權,則五賊降伏後,五氣自然朝元,三花聚頂,顯吾本性,如城巍魏不動,而丹自結,舍利自成矣。所謂武火者,呼吸之息強烈,謂之武火,微細謂之文火,因此烹煉之功,全動武火用事,但年青之人,以及老年之人,在修煉之中,文武火候之分法,亦略有差別之不同,因老年人氣弱,須多用文火溫養,若是青年之人氣旺,精血猛強,故要多用武火而制止,絕不可過微,反而精不化,即大丹不結,若過旺精走洩,而藥被燒,即丹分化,須謹慎抱中和,進功,為一大要事也。

   

心得:合同的手心需像蓋印章一樣,按在膻中穴上,是中丹田所在,可引發體內經絡運行,三寶齊用,時間約三至十五分鐘。

 

20、無極麻仙姑降    鸞書

◎道家有云:「氣促則短,氣徐則長,是練氣之要。」顧名思義,人之呼吸原本進出有其脈動之韻律。若是激烈運動之後,必然呼吸急促,若是氣息受到身體牽掣而所改變,必然影響氣行在體內循序脈絡。相同之理,人之情緒,譬如:過度興奮、過度發怒,此一情緒之波動,導致氣息連帶波動,亦然影響氣行脈絡之平順;人身以氣行全身,而使此肉身可以有動力,可以有血糖養份之均勻,若此一氣行改變,對人身當然有所影響。
道家之所以重視氣行,由「吐納」可以知其概略:
深吸」-以此可以收納天地精華
「徐吐」-可以排除體內穢氣。
然則此一吐納之工夫,動靜之中互見消長。人在氣行之中,展現生命活力,卻必需保持此一氣行之平順,所以不可以使氣促而短,必需以徐徐源源之平靜氣行,助益人身脈絡及至筋骨。
不論佛家、不論儒家,亦有相近於此理論,儒有內斂沈穩,要人端肅言行,佛有靜心去念,使其不紊。雖然未必專指於練氣之說,但是卻可以使人不氣燥而平順,有助於法理之精進。道家則直指氣之必要平順,始可源源不絕,進而生生不息,是以氣養生之學。
道家有練神之法,不論是藉神或胎,藉神或丹,或藉神益元,關鍵在於如何還神之元,進而可以得其助力。需知,神既可匯聚精,氣而助益人身各部器官,而顯露神采,則「練神還神」即是滋養體軀之壽命,使人身減輕衰耗、腐壞之速限,而達到長生之目標。因此,還神之法訣,可謂是總結,比較繁複,因為,需要匯聚精、氣,再加以還諸於「神」,然後,三寶融匯,充沛全身。
  
還神之法訣:坐定(需先行氣順暢脈絡):行氣-納入氣海(氣海盤旋)-後行命門-再上重樓-會於玄關(氣神融匯)-運行周天(周天有成,精氣融匯於神,則三寶分佈人體而各司其職,各益其部。),萬緒歸原,不紛不紊,是神養元

納氣:

人身之中自有其氣,然則氣有不足,或氣有消耗。所以,必要藉諸天地之氣加以收納,馭行成原而為己用。可以藉調氣吐納,可以藉坐工行氣而為之。
 
歛神:

神為虛遊。容易飄離散馳,因此,必要加以綰縈,使之歛守在元。可以藉觀想而禦神,可以藉守丹而沈元。

◎吐納練氣以迄氣機,使其動靜,均在呼吸之間,練氣者,均知必需使氣綿長,氣綿而長,肺活量大,氣血之運行顯示有力,則人身助益,生命亦綿長。因此,行吐納有異於平素之呼吸,加以調節至深吸可以積蓄大量新鮮空氣,以及大自然能量。淺呼(徐徐吐氣)所收納於大自然之氣與能量,在體內慢慢加以練化,運行,則如動植物注入水與養份,倍得活力,若吸氣之後立即加以呼出,則人體所得微薄,因此演成呼吸急促,促則短壽,並且,體內不能多得大自然之氣與能量。

需知練氣化神,主要行氣必要「上玉枕過重樓」,而直下膻中行氣,最難過者此三穴,即乃氣門不易通暢。膻中氣無法順暢,人必悶絕不安;玉枕難越,則人身穢氣無以宣洩,影響新陳代謝,更遑論重樓迴旋轉氣,此三穴不過,則練氣無以化神。正午陽剛過重,膻中緊縮,玉枕受壓迫而萎縮,不利行氣,因而事倍功半,更有行氣而多悶悒,不能神清氣爽。
綜此而言,練氣欲得化神之效,必需在練氣之際,使人身之(氣聚而行、行而順),達到(穿經過脈,順暢無礙),如此始能(藉氣淨化穢濁,而得提神之效)

◎培元:

元胎之神,隨氣浮沈,故需先歛納於玄關,使元神成胎,具備飛昇之力,或者元神具備靈力,能有抗禦之能力,則不受不可預測之力,減少損耗,以免得軀體之傷。
  
培元養丹,由氣入門,一般練氣,由吐納調息,使能沈歛匯聚;但修丹元之術,關鍵在如何歛納於玄關。道家修真之士,有在正午之課,觀現、導引,以期元神常住玄關;亦有先養成丹,再藉氣行丹,住於玄關之中。

    導氣成丹氣欲成丹,水火必濟;水者腎也,火也陽關(陽關包括精關及玄關)。因而氣在丹田沈歛,循會陰則要轉入腎門,氣合水精,漸成丹象,再入命門,命門真火,正是坎離水火,合成爐鼎練丹。至此,氣行周天。唯,氣行上重樓尚需入玄關,以練陽神

21、南無大勢至菩薩降  鸞書

須知借後天命,而修先天性,再有先天息,後天息之分別,先天息之呼吸,對玄關吸,但要借後天鼻出入,修煉若無借後天息,決定無道可學,所以法為筏,即船也。欲渡江須用筏,若到彼岸,法就不用。

 

22、曹國舅大仙降  鸞書

    學者,須知採藥無他,乃吸先天虛無之氣,而採精氣神三寶,所結之藥苗,既然三寶已現,必奪造化之權,運採取之功,降心火於丹田,化開丹田之陰氣,以真意為主,意者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神屬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自玄關,落於坤,丹田就變為坎,由坎中陽爻,在人身為精,在五行為金,此精是人喫五穀,所生化之物,若知煉則為佛為仙,不知煉則為鬼矣。此精名說真藥,乃屬在陰精,故此陰精,若無用風火煆煉,則此精必定在裡面作怪,思想淫慾,攪亂君心矣。煆煉之法,務要凝神,.....,又加調息之功,而使橐籥鼓風,則風吹火,烹煉淫精,化而為炁,其炁混入一身之炁,再合先天之炁,再從竅內發出,而為藥苗,如世人之鎔鐵,起初用風筒吹風,使爐火猛烈,然後則鐵可鎔,若火不暖亦不及,火強則太過,總要取中和,而不失敗,此採藥之法,乃靜入虛無,而待元精生,以神火而化,以息風而吹,以靜而取,以動而應,以虛而養,以無而存,則調藥之法,得之矣。所謂神則為火,息則為風,別名謂之風火煉精,精得火則化。....,要隨時,吸先天虛無之氣,到玄關,要吸當時,....,鼻息要一吸,初次吸後,舌尖再搭天橋,虔誠求出甘露,然後將此甘露,再降下丹田,...,二次再吸先天虛無之氣,到玄關,吸時照原,...息一吸,....使修煉之人,容易明通大意,若不用積集之法,亦難得一時間,補滿先天之破處,所以煉道修真,教人定要抱長久之志,累年累月之功,即如在砂中傾金同樣,乃積少成多,從近而遠,登高必自邇,如行路之初,由近處而出發,能久行不怠,方得到目的地

◎所謂金丹大藥,並無物可形容,千言萬語,亦是自身之濁精,由全身溫煖之氣,乃強烈之火候燒過,而成真種,由此方有真氣可採也。此真氣,又曰元氣,修煉大道,總要保持,此點真種不散,如浩然之氣,時時上昇,而得長生不老也。例如精似水,爐屬火,水放在鼎內,就是精血聚在丹田,即爐中內,爐若不熱,無猛火燒起,此鼎之水,永遠不滾,既然水不滾,就無薰蒸之氣浮上,至終此水,則變成汙臭水,此乃比如精血,聚在丹田,若無受過溫煖之燒,此精血永不化,雖然有極法可閉,亦不是究竟功夫,久久亦都走洩,此論說,一樣如造酒,只收薰蒸之氣,而為酒精,若無收此燒氣之薰蒸,為酒者,不久定壞去,若真酒精,任存數十年,亦都不壞,所以大道之修法無他,亦是採取,溫煖之氣燒化,所薰蒸之真氣,使其週流全體,而通竅,聚陽棄陰,即煉金剛不壞之舍利,若用有形,而為藥者,即差之矣?

 

心得:要用玄關式呼吸,來吸收天地精華、先天虛無氣、先天氣、佛光、宇宙至清能源,來補充本性的元氣,來煉化識神較快。

 

23、南無無量壽佛降  鸞書

再講靜坐之法有三種,乃普通坐法,單盤坐法,雙盤坐法,總之理有定理,法無定法,由人隨便不拘束,不阻礙心神之不安寧,能隨時入靜就好,何法都可以用,坐在蒲團上,用鼻吐出腹中濁氣,約量幾回,至腹中爽快,身中覺暫靜,將舌搭天橋,以吞甘露,眼要露一線之光,即半閉半開,平視迴光返照玄關,....,靜中切忌,埋頭昏沈之魔病,靜中知覺身正,則前任脈,後督脈自通,呼吸要微細,緩緩而長,不可粗急而淺短,在玄關丹田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肆,則不隨便受染六塵,百病不治而自消,.....在靜坐之時,要絕雜念思慮,用真意隨呼吸,一往一來,一上一下,覺有透丹田玄關之間,勿遲勿速,任其自然,覺得口鼻之氣似無,由其自如。

 

24、彌勒祖師降    鸞書

靜坐之法,同眼之守法:

但眼之守法亦有三種,第一種,開眼圓神,第二種,露一線之光,第三種,眼光全閉,吾對開眼圓神先講,此圓神之法者,坐功之人,少有進步,圓神者。屬陽。眼光一定外泄,此種坐法,若無大德好靜之人,恐學不來,總之,圓神時候,自將眼光之精華收歸,一心守在竅內,統一玄關....,不可用力相助,自然得到自身,小周天之微妙,第二種露一線之光,此法坐功之眾生,容易進步,一線之光者,屬半陰半陽,使眼勿開勿閉,神光不外泄,一心守定玄竅門中,此法,最快得到,自身小周天之微妙,第三種,眼光全閉,此法坐功之人,有小困難之處,眼光全閉者,屬陰,眼閉之法,容易昏沈散亂,恐犯埋頭睡魔病,諸子要坐眼光全閉,不出魔病,亦有方法,吾佛指示,眼閉時候,一心內守,使無雜念,守定竅門,目既不露光,頭要直,身端正,心定靜,不可力助,亦能達到統身爽快之地步也。

 

25、南無孫臏真人降    鸞書

正玄關,統一六神秘訣:

舌尖塔在天橋,即齶,自然生出甘露之香津,即時吞入腹內,在此時,眼露一線之光,守定竅門,若感到心意亂動,靜不得,則用正玄關之秘訣,....因為人生日常,全是妄想,識神用事,在靜坐之時,心猿意馬,不容易鎖閉,或想東,或想西,無一時能靜,吾真人,道行淺薄,今夜所講正玄關秘訣,能統一六神,除散亂,....。

 

心得:靜坐之時,眼睛最好用八分閉二分張之法,背脊要坐直,舌頂上齶。

 

26、南無黎山老母降    鸞書

初步坐法,與正氣濁氣,須明道及明理。

若要打坐之時,蒲團要鋪平,坐在蒲團上,眼不可閉而看平,頭要正,而身亦要端正,口不可閉,須吐出腹中之濁氣吐盡,感到全身爽快,神氣平和,其時口即閉住,舌搭在天橋,求生甘露,若有甘露,即時吞入腹中,至此時,眼光收回歸,露一線之眼法,守定玄關,一呼一吸,要緩而長,不可短而急,可比呼吸,自己不知有無一樣,所謂長息長生者,短息即短命也。

◎若繼續靜坐,有得到丹田溫暖者,就是丹田火發,此乃化精,以及化月信水之妙火,所以不可駭怕,若一駭怕,水即來助,倘一著急,而心無守竅,必致身體之不舒服,非但坐不得法,此精血亦不化,反而要走泄,精血既走,難免病痛上身,若坐到虛無之時,身有動靜,切不可心活,最好心靜無我,死活不管,任其自然,能如此者,方可早得真道也。

◎又對正氣與濁氣,須要分明,心若靜虛所發為正氣,心若妄動所發為濁氣,既然濁氣產生,心就不穩定,竅內定不平和,此雜念之氣上升,恐生邪氣之火,而連累身中不爽快,所以此雜念之氣,即是濁氣,故坐功之人,切要心意勿動,由其自然,正氣自能上升,全體自舒服,六神自統一,三寶亦得連和,須知若濁氣上升,人就不舒服,五臟六腑亦不和矣。

故坐功到熱氣上升時候,最宜注意心靜,熱氣原為正氣,心一動,就變成濁氣,所謂動則變,變則化,靜則聚,聚則轉,若不分別,正氣以及濁氣,濁氣發動,認做真氣發動,實為誤解,所以坐功之人,往往犯此弊病,亦不計其數,道理若不徹明注意,就枉費修道多年苦工,所謂雜念妄想,即是濁氣也。

◎要靜坐時刻,由自己自由而坐,靜坐以後,待統身齊和,一點動靜沒有,方可起身動作,切不可性急而起,須照常,漸時坐在蒲團上休息,若有發汗者,一時不可吹風,停數分間,養靜全體舒服,方可以行動,此為初步,煉心性之功夫,棄雜念之法,已得入手矣。

 

心得:調心與叩首都是一種讓身體產生真氣運行的一種很強的方法,但後學發現有些道親,在夏天叩首時,因天氣熱,常常在叩首時旁邊放一台電扇,並開電風扇吹,除了對仙佛不誠心之外,因叩首時會有發熱發汗,全身毛細孔打開,氣灌全身,若吹風的話反而會使身體受寒,對身體有所損害,不是很適宜。另外靜坐若是盤腿坐的話,最好臀部下放 五公分 的軟墊,這樣在臀部坐下時,會有下陷的現象,這時剛好讓背脊能夠坐直,氣較自動運行任督二脈之中,否則的話背脊不易坐直,氣較難自動運行。因此在調心過程中,不能受體內氣機熱流運行任督二脈影響而有所分心,意念必需一直在玄關,不能離開玄關。

 

 

27、南極仙翁降    鸞書

靜坐之人,在蒲團上,心意抱定至誠,眼露一線之光,守玄關,統一六神,滅除雜念,不可埋頭仰面,埋頭即任脈不通,不可昏沈太重,仰面即督脈不貫,尾閭關不開,故要端身正坐,令上下相通,子午相對,方可調勻氣息,一呼一吸,緩而長,成一勺,而玄關丹田,自然一氣,身中無半點雜念,....然後用先天虛無之火,乃是一點真意而已,即用此火,當時同甘露玉津,降下丹田.....,雜念全消,守至虛極靜篤,無人我之時,正氣復發,丹田溫煖,久久修煉自然功成,精血自化矣。

呼吸之一呼一吸,定要深而長用腹部調息而成,一勺,須知人之性命本源,下手功夫,由呼吸入門,呼吸初不可短而淺,若短淺者,身體就不能健康爽快,亦不能達到循環之優良,又不能延年益壽,故靜坐之呼吸,謂之調息,學者,應該注意,呼吸絲毫不可用力,使鼻息出入,極輕極細,漸漸深長,使肺中,及腹部之濁氣,儘量能外散,所以靜坐之功夫,到年深月久,呼吸深細,一出一入,自己不覺不知,可比無呼吸一樣,勤煉到此處,可達到調息之極功,若是呼吸不調和,心就不能達成真靜,性命亦不得延長也。呼吸若能吸透天地根,即玄關透丹田,此即築基功夫已成,基若築穩,則佛仙之道就不遠矣。

調息之法,決定用腹部凸凹,雖免用鼻吸呼,亦得自然,順腹部凸凹,而吸呼也。若不知用腹部調息之人,不但性命不長,亦難得健康,恐多患肺病艱苦,何也。因五臟六腑,就是肺臟極軟弱,因肺臟極不易展大,若用肺臟呼吸,肺臟時時大起來,致肺尾同胸骨相爭,久之定發生肺癆病,若知用腹部調息,由新陳代謝,吸新鮮空氣,換出腹部穢氣,不只腹部肺部輕鬆,亦可幫助消化食物之極功也。初築基之人,若口中玉津未生,感覺口渴,體中火盛之時,可以用後天水,乃清水滾水,多飲之,使身中雜邪之火能散,若至先天真水生出,玉津如蜜之甜,又吞不完之時,口就不渴,此時免再飲後天水,故菩薩,有甘露水,能救活群生,亦名大悲咒水,又曰先天真水,若能飲此水,而得長生,就是學道人之玉津甘露也

 

心得:呼吸除用玄關式呼吸外,還要用腹式呼吸來配合,需深吸徐吐緩慢地呼吸,但不可用力,當口水跑出來很多的時候,可以在吸快完時緩緩吞下即可,之後再慢慢呼氣。

 

28、漢鐘離大仙降   鸞書

◎得藥者,無念之念,是為正念,若正念時時現於前,方可合先天一氣,到此藥苗,則能順序而得矣。得藥之名,乃是奪天地造化之權,盡在此得藥之節,藥既然得入,名曰風霜都喫盡,獨占普天春,此乃譬喻梅花,不怕霜雪,而風霜不染,修煉到此,萬塵不能染身,內外融和,已無陰氣,如春陽光輝,...,,其中境象,如沐如浴,週身融融和和。...用真意牽之,用真息攝之,將大藥收歸在丹爐之中,後待法輪之功,得藥之時,慾靜理純,忘照沌一,意息無雙無急,自然定靜,虛無合體,我不知有身,身不知有我,如是真忘,真照真息,此為真噓之文火,能用此文火,何懼真種大藥之不得哉....,數分間,引出三十六回左右,追得風盡,心自靜,身自輕,恍惚杳冥。入虛無之境,全體舒暢爽快,四相忘形,膀胱即尿道,如火熱,兩腎如滾湯之蒸氣,相貌如癡顛,不知有我身,甘露如蜜之甜,久久忽醒,此為得藥妙景火候也。

◎上說得藥,由全身溫煖之熱氣,而將濁精污血燒化,方有真炁可採取,即用逆行之功,用心意,另名精神力,而使真氣昇降,轉運法輪,所以精能化氣,由氣可養元神明朗,此元神另名,謂之本性,世人若知用元神做事,即不違背良心犯過失,因此元神好靜,人若知靜定,自得減少閒事是非,所謂識神者,即貪求愛慾之心,此元神同識神鬥戰,天理戰敗人慾,謂之邪不敵正,...,學道之人,若要見本性,須知煉己之功純一,將識神人慾,煉得乾淨,精血能化為真氣,而得元神本性明現,學者所知,本性本虛空無體,若有意見本性者,本性永遠不得見,心有著相,乃屬有為法,所謂棄我者,即天堂現前,從我者,即天堂路遠,地獄現前矣。若有意入虛空,即虛空不可得,比如世人,有意欲鼻香味,千思萬想,香味亦不來,但無意思吸香味,香味一陣一陣吹來,此乃示學道者,不可執我相人相,或一切有為法,而求本來佛性,故佛之淨土法門,由念佛號,以棄心中雜念,則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有禪無淨土,十人九差路」此乃欲得藥,

三寶意義-4

 

三、第三寶:合同的意義

1、三官大帝降:   天佛院遊記

    合同(見素抱樸)

合同抱起「宇宙同」。今哲學家有「宇宙即我,我即宇宙」之悟境,此乃契合大我,回皈世界大同之佛心矣。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更是明示色空合同之真理。所以子亥相叉,便是抱個無極,故而此寶乃是在借身根領悟而契會真道也!

◎合同(赤子觀想法)

子亥相叉本含陰陽合一之象,亦是一個「孩」字,故手抱合同好比手抱一嬰孩。赤子之心即是

天真無邪之自性佛,亦即平常心也。赤子之心非識、非知、非欲、無憎愛、無分別、不造作、不執著、天真純潔、餓來吃飯、睏來眠、於事無心、無心於事。一切順乎天然之流露,修子若是能入此含意,時時懷抱著一顆赤子之心,二六時中與赤子之心合,與赤子之心同,隨緣而化,興慈佈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何患道果不能成熟? 故 吾帝深盼白陽弟子能深解 天然如來之甚深法義也。

 

2、濟公活佛慈訓

◎人一叩是什麼?人一叩叫命,是提醒你,你有一個命,你的天命非常的重要,所以你來這裡是提醒你,時時刻刻不要忘了自己的天命、天性,不是叫你來要拜偶像。可是你在叩的時候,你的天命能夠跟上天的真神交流感應,在你的一動一靜之中,你早就做到了禪定,而不執著形象。我一定要去坐禪,要見老母,要見仙佛,我要學禪定,那是假的,你可以修到見老母,但是你可以做理天的仙佛嗎?

◎作揖的時候,為什麼要抱合同?因為要叫你「看到好的東西抱在胸前,然後要去做」。

 

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光明的智慧1

膜拜叩首,是拜自己的性命,命怎麼寫?人一叩在叩頭的時候,就是在告訴自己,要做自我反省的功夫,如果趾高氣昂,能夠反省出什麼嗎?心志高傲,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有什麼好反省的?人人心中,天賦靈性都是個自性佛,所以面對仙佛時,就好像看到自己的佛性一樣,對仙佛鞠躬,就等於對自己謙恭反省,做揖的時候,就好像立身行道於紅塵中,要懂得謙恭反省,要把腰放低一些,才不會碰到矮門,再來就是左腳向前跨出,好像做事一樣,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要太莽撞,就如孔老夫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光去做不會思考,是不會合乎中道的;光思考不去做,理想也不會實現,所以為人處世總要一步步踏實的來。所以當我們再對仙佛叩首時,就是在對我們做最好的反省,曾老夫子說過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方能成就一代聖人。修道、學道的路途中,心要懂得去調伏、去平靜,要懂得境隨心轉,不能心隨境轉。

 

4、南海古佛慈訓:

子亥相抱意味著懷抱赤子之心,修煉返老還童,有孩子一般純潔無染之心,了卻種種罣礙、煩惱與因果障礙。

 

5、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一

叩首、跪拜,是在拜你自己呀!拜什麼?拜你的自性。自性就是佛啊!何處覓真佛?你的自性就是佛,你自己就是菩薩,還要不要到處去拜佛?這一點,你如果認清楚了,十年在修、二十年還是在修,你活到一百歲還在修啊!

 

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正月初二日發一靈隱桃園彌勒佛殿 三天法會

有的徒兒埋怨說,叩頭是一種麻煩;一百叩首就感覺很累,佛規禮節太麻煩!什麼是叩頭?叩

頭有幾劃?(二十一劃)  (二十一→    這都是有含意的,所以不要怕叩頭,越叩越多越好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要轉就從「心」開始轉,所以這個心很重要。

 

7、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光明的智慧三

   我們在叩首的時候,要低心下氣,就是要把心收回來

 

8天然古佛: 發一靈隱  聖佛綸音二

自性三寶,自性有佛堂,自性有佛燈,所以趕緊讓萬家生佛。人多叩頭一天,就多一天的寧靜,多一天的清靜,你的念頭,你的心就在隨行功德,所謂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古來有訓。

 

9、無極老母降  鸞書

在進修之中,「禮拜是一個可以將自身之能量,從內中聚集,進而融入宇宙之中的一個簡易法門;因為禮拜的儀軌,如果是端肅虔誠,外可莊嚴色身,內可凝肅意志,上可進入佛菩薩之願海,下可同化眾生之共鳴,因而佛家謂虔誠禮拜者,為佛之「應化身」,如此簡單的儀軌,卻深含自身與菩薩之間水乳交融之能量,因而不可以輕忽。

 

10、護法真君降   鸞書

    真君曰:此樓閣雖與一般無異,卻是金光四射,乃是其內奉祠祀母座,可云是凡界白陽大雄寶殿,現在堂中有護壇將軍降臨其壇,故有金光。我們進去並須要先參 母座,甚至不論三界內外神聖仙佛到其堂,均須先參駕,我攜你進去詳細即可明白。

莊生曰:稟真君:生學識淺陋,入鸞堂未久,恐有失禮儀之處,願真指示。

真君曰:你不識白陽天道禮節,你可用鸞堂禮節,表示最誠敬即可。

莊生曰:禮節亦有分別白陽禮節乎。

真君曰:當然有,青陽應運以青蓮葉為象徵,做為青陽禮節,紅陽期以紅蓮花合掌似的拜法,似紅蓮花一樣作為紅陽之象徵。白陽期以蓮藕之拜法做為白陽之真道暗傳之象徵。至於蓮藕埋藏污泥之中,猶白陽修道乃是在於混濁之世間所成就者也。所以白陽善子都在默默的為國家、社會、人類做貢獻,不求人知而行無為之善德

三寶之意義-2

二、第一寶:玄關竅之意義

1、達摩祖師降    鸞書

◎問:生死事大,玄關一竅玄之又玄,請問玄關一竅與人生死有何關係?

達摩祖師答:

玄關為道家語,佛則曰「靈山」,偈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人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故知「玄關正門戶,生死由此出」。然三界唯心識,要輪迴,由此心所作,要脫離輪迴,亦由此心作主,故明師指你生死竅,原來此關竅無形無相,乃是吾人之心竅也。若能無私慾,則無隱蔽茅塞,自然開通順利,率性而行之,三界內外,隨「心」所欲,逍遙自在也。有多少人,徒然口說,心未體行,觀其外相,或像是悟道形影;察其內景,卻是不堪聞問,此如何了脫生死?再點一百次亦是枉然也,故達摩西來,不傳別個,經書已是滿天飛,就只傳個「心」字,只要世人悟得我「心」印,會了我「心」法,包你與我同遊,超脫自在也。現今修道者對「玄關」一竅甚為重視,明師一指,當要頓悟這一點乃要你放下一切、迴光返照、反聞自性、認識自己、看清生死「關頭」、不再依旁門左道,不再心性外放、不再左右不定。狂性一歇,菩提自顯,了悟即此,我是佛、佛是我;直指人心,不離此法。

玄:玄關也,妙境也。玄關妙境本玄不可測,大家都曉得有形的玄關了,哈哈!無形的玄關有什麼妙意呢?內觀此竅(心),回心轉意,則火宅頓化蓮池,狂性歇下,菩提自顯也。六塵收集,則玄關妙地又成「垃圾場」,幾人知道把它化為「至善地」?大家都知道自己家裡住在何處,可是有幾人在家裡能安下心來?所以,知道玄關,還是未知其「妙」,能在自宅裡安心修道才算得道人。說玄不玄,因為已知此秘;說玄是玄,因大家不知安玄,故曰為「玄」。

 

2、濟公活佛降:   鸞書

一指明路啟玄關,二 郎神 君來暗管,三花聚頂元嬰現,四季花開在台灣

 

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你們試試看,你在閉氣的時候,心神自然就守住這一點;氣息一斷,靈魂自然歸到這一點,從這一點出去,包管上天。

 

4濟公活佛慈訓: 真道真考一諸佛菩薩慈語   發一天恩道場 

     如果人的心不能執中一處,辦事就難成了,能夠把它執中一處,則無事不成;能以本性作為你的主人翁,你就可以主宰你自己,對於一切你也能夠平衡了。

 

5、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天元

    其實每個人的導師還是自己,能救自己的還是自己,一切憑自己的心念去做,有理是在於自己的心要定。

    修道一切操之在己,「道心」就是在那顆初發心,發心、退心只在一念之間,心在那�?心在自己心中,心在玄關處,今天要怎麼做還得靠我們自己。

 

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 九月初一 日發一靈隱霧峰武聖宮三天法會台語班

佛性並無差別,你被為師打開那一竅,那就是你生死門戶,流浪生死六萬年,今天找到了,不要再忘記啊!時常要回到這地方,別一直放出去,來此就是要學道,學道就是學習修這顆心,這心修好,是不是一切都好了,因為你們的心,就是根本,自古聖賢都在找這點

 

7、仙桃仙童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 正月初三 日~初五日發一靈隱霧峰武聖宮明德新民進修班

肉眼是沒有辦法告訴你世間有多少看不見的東西,要用心眼,打開你的心眼,打開你的心門接受面對所有事情,不要封閉自己,今天老師幫你點開你的門,那你就接受這上天降下的甘露,才會有感受,法喜充滿。

 

8、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三

  點傳師跟你點在那裡,真主人就住在那裡喔!唉啊!你們的點道詞有沒有探討過,點道詞很好,你們卻不會體會啊?我問你,點傳師右手將你點開,左手再將他關起來,對不對?差矣,差矣,那是有為法,有為法是道嗎?有為法就差了。

      你一手把他打開,一手把他遮住是什麼意思?右手點開,沒錯,告訴你主人在那裡,我們的正門在那裡,但那是一個門,老師問你們,當你們回家後,是要在門口,或打開門到裡面休息?那一個笨笨的站在門口說我家到了,就在這裡休息,有否?每一個人都是進來裡面休息的,什麼叫登堂入室,你站在門口是修什麼道?我是看你還悟不出來,所以左手把你推進去,不要在外面徘徊,是不是,你站在門口納涼嗎?想清楚啊!

      所以說我們求道,是瞭解我們有主人,也瞭解我們的主人也是住在我們的家裡面。我們一間房子有主人的房間,主人有主人該睡的地方,客人有客人該睡的地方,這不能錯亂的,是不是?

  老師說,右手跟你點開,跟你說你的主人在這門裡面,這個身軀是一間房子,你的天理良心就是主人,點傳師跟你講,你的天理良心要趕快進去,從正門進去,進去裡面作主,不要在外面徘徊,這時候你的主人回來了嗎?主人若回來,你的眼睛就亮起來了,知否?所以老師一個一個看,看你們都沒有瞭解這個意思,結果眼睛都瞇瞇的沒有精神,什麼沒有精神,神沒明,神明神明,拜神明,神要明才能拜神明,神不明你從哪拜神明?你要拜神明要拜那個神會麼?現在有沒有瞭解求道的意思?那麼修道的真正難做的工夫就在→我們的主人要常常守在家裡不要亂跑→就是在這裡而已。

 

9、鍾離權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歲次丙戌四月初九日  發一高雄永合壇清口辦事班  

明師一指點,點開了你這一竅,從這不二法門深入修行,保險你成仙作佛。

 

10、無極老母降  鸞書

玄關一竅:

此竅,釋曰,結舍利之處,儒曰,產嬰兒之所,道曰,成金丹之穴,此竅,至寶至貴,故學道,須先明玄關之要,玄關者,大道之正門也。若入道,定要對玄關門前而進,既聞玄關大道,而明玄關之處,亦是知所進行之路標,無偏無差而已,既知玄關,而不體會,雖名為知,實如不知也。明知玄關者,大道之前門,例如玄機,明明指在屋內之中,但其腳步,踏在門前,而不勇敢進入,只明見室內有寶器,但若不體會玄關,而知急精進,此寶何能得乎,既然寶器不能得,大道何能成哉。所以只知玄關竅,而不窮究見性之理,知有何用耶!知而不行者,愚也。進道在此竅,而道成,亦離不了,此玄關竅之路頭也。娘自傳下五教,教教說談玄關,別名甚多,總指玄關,而不敢漏泄之故,惟口口相傳,暗指名詞曰:生死之門,玄牝之鄉,天地靈根,原始祖氣,至善之地,西方,呼吸之根,自在菩薩,舍利國,極樂鄉,混沌竅,西南鄉,十目所指,守一壇,蓬萊島,歸根竅,黃庭,淨土,不二法門,玄關,十字架,十手所指,基督則曰:天堂,回回則曰:樂園,五教名稱甚多,任說不能盡,全部之名目,惟指在玄關一竅耳,......,母望原兒,既知玄關竅,如此秘奧微妙,須要真心誠意體會之,急速修持,勿失此會良機,要返本還原極樂,......,深究苦學,自然成功,進道在此,了道亦在此也。

◎所以玄關者,無極也。一字而已,人人說無極,乃有名,而無形相可觀,為娘救劫心切,今以人生之初, 為形容譬喻,而詳細之,須知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雖有大小之分,內理原一也。天之一,在無極,人之一,在玄關,何謂一,能成萬物也。人生之初,秉父母之元氣而結,一顆明珠,名曰,無極本性也。玄關之一,自此而有,得父母之精血,此為混沌初開,無極一動,即玄關一搖,無極生太極,玄關失一,在人為丹田,太極分兩儀,為兩眼,兩儀分四象,即眼耳鼻舌,四象分五行,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五臟六腑,由此而成,周身三百六十五骨節,八萬四千毫孔竅,由此一字而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一切萬物之起源,都在此一字之分,今修道歸一,就是還原之正理,所以天地與人,三才之理,原一理無二理也。修真之事,棄末求本之理,原在此處悟之,一者天下之正理,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天地與人,若失一,難稱三才,天得一而清,人得一復命歸根,為聖為佛為仙,總之成仙成佛,由此一竅而成也。教名雖異,成功原是一處,其妙難窮,其玄莫測,此功夫,總在人之自悟自進,而自得耳。

 

11、南無燃燈古佛降   鸞書

玄關之奧妙:

◎夫玄關者,大道之玄妙,深奧無窮,其理莫測,此玄關屬無極,無極振動,則生一,由一散而為萬殊,所謂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靈,人得一則聖,故釋曰,歸一,道曰,守一,儒曰,精一,一者理也。人得天之理則成性,得天之一,則成形,故在先天,指在母腹內,此時一性圓明,混然天理,不思飲,不思食,又無思無慮,只隨母呼吸,一氣流行,胎圓而自降生,落地一聲叫苦,陰陽之氣,隨口鼻而入,即性之一,分為命之二,須知在先天之一,謂之性,後天之一,謂之命,性命二字,各失其一,性失一,乾變為二,二者離也。離則必散,散則虛,一點靈性,離了玄關本位,本位虛,一點靈性,散於眼,眼能知觀色,散於耳,耳能知聽聲,散於鼻,鼻能知香臭,散於口,口能知言語,飲食,散於臟腑,能知饑飽,散於皮膚,能知癢痛,散於毛孔,能知冷熱,散於四肢,能知動作,散於心,則生六欲,乃被色聲香味觸法之染,若是散於肺,則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由此而東漂西動,昏沈下墜,兩命失一,坤變為坎,坎者陷也。陷於七情六欲,沈沒,乃為酒色財氣,名利情愛之八魔所迷,即轉入六道四生之輪迴,致不能返本還原也。所以一者,理也。在天為天理,在地為地理,在人為性理,在事為事理,在物為物理,所謂理失一,則為埋字,有理萬事靈通,無理萬事不成功,天失一,星辰亂度,地失一,山崩海枯,人失一,日日輪迴,所以一之得失,最關重要如上,人能得一,復命歸根,還其無極聖地,會合本來真面目,乃萬殊歸一本,可斷輪迴之苦也。

    總之玄關藏性,性則神,神屬陽,陽中有陰,曰真陰,丹田藏命,命則氣,氣屬陰,陰中有陽,曰真陽,故真陰必配真陽,此以一對一,遇此不易之道也。今所謂玄關為離位,今所謂丹田為坎宮,須先斷色欲,斬月信水,守回六神,采抽添之法,將丹田旋轉,一點真陽,采還於離位,真陽相合,此謂之抽坎填離,降伏之法,將玄關一點真陰,複還坎宮,真陽相合,此謂之降離歸坎,如此複回,先天乾坤本體,天地依然定位,則如如不動,現出本來真性,世人不能見本來真性者,都是被後天陰穢之氣蔽住,須能將此穢氣拂淨,方能與天地合為一,如鏡無染塵埃,一照自得明現,亦如月光照水,水平清氣月自現,此謂之有感則應,人欲淨盡,則天理流行,若人欲未盡,如明鏡染塵埃,照不出形影,就不得相印,則亦不能應出也。再如污水,或江水遇波浪之時,月光雖明亮,但水汙穢波浪未息,就不得感受而印,猶如本性,被雜想之心念蔽住,即不得光明,上說為真一之門,此真一之門一開,則為超生了死,可為聖賢仙佛之階梯矣。   

12、南海古佛降   鸞書

三寶與明師一指:  

三寶在每一個道場均有之,故當今眾生中有因三寶之爭端,實為不值。佛有三寶,佛法僧;道有三寶,與人同以精氣神;....一貫道之關訣印,為傳道三寶。此乃因應制宜之普化,何致眾生起爭端耶?姑不論何教門、道場、傳道之普度,各有其宗,即為代天宣化推行大道之旨也。.....所謂玄關,乃人身之靈竅,亦真靈之所居,屬純陽之聚。至聖孔夫子曾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以此藉言人欲超脫此生死輪迴之門戶,有此大道真傳也。....玄關既為純陽之聚,真靈所居,乃為超脫生死輪迴之門,則經明師一指以啟開靈竅,可謂打開門戶,讓人身中之真神可從此靈竅中出入。吾再試舉一例:聖像本為由木頭彫刻,或者制作而成,凡欲奉祀,均有舉行開光儀式,這是一種宗教儀式,表面上以示隆重尊敬,但實質上卻是藉開光的儀式而啟開聖像的靈脈,以使神靈出入聖像,即所謂入神也;得有眼通者,一見聖像即可斷定是否有入神,所本者即在此也。解析至此,眾生可以明白,這個開光儀式比作一貫道之明師一指,則其義理相同,關鍵只在於明師一指之明師是否確實領有天命,則其可使求道者靈竅啟開,智慧之門不塞,修持不怠者,終可超生了死;而聖像開光者是否具備大德及明悉開光儀式諸般法則,即為關鍵聖像是否入神。分析至此,可下一個結論,明師一指有其正面之意義與功用,眾生須明悟,凡有所得者好自珍惜。但是,為什麼佛教徒卻對此大加攻訐呢?此中,首要源於佛教中人,大都認為一貫道剽竊佛教經典教義。此實為人人各自不同理念下的誤執,一貫道之傳教,乃以孔孟聖學之精髓為立身之本,而兼及佛道兩門之修持,而最終之主旨,乃在傳佈大道之真理;言論間涉及佛學,是有以之。唯,大道普傳,各道場弘法利生,吾深願眾生善體道旨,內修己身而兼善天下,各將己修心得廣作眾生之引渡也。.....一貫道中有 老母慈悲,以明師一指之法門,藉由明師之助力,而縮短自己苦修的歷程而已。明師一指,謂之得道,乃以一指啟開生死門,但生死門雖開,如若不能再為精修,終亦無用。得,始初得道而已,但其成果尚有一段漫漫修持歷程也。

 

13、月慧菩薩降    天道佛音

◎玄關者,不可言說,不可思議之處也。此玄關放之彌六合,遍法界,大而無外;卷之則退藏於不可知之密微妙處,小而無內。能悟此者,可會正法眼藏

◎明師一指乃☉,此☉即玄關也,可大可小,圓融一切,合同真空與妙有。本乃三世諸佛眾生之共一法身。只因眾生迷昧不知,故需明師一指。但卻不可執於此指之上,而忘了真人之顯露,方是明師所欲指者。至於所指之地,並非著相有住之相也。蓋大道雖無形,但亦運轉森羅萬象,故不著相、不取相、不離相,方為中肯。明師所指之地,中也。天下之大本也。吾人之本心也。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能應明師所指,澈悟三寶,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佛與眾生,更無別法,故曰「無上法」。此玄關大道,自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無相無色,不屬有無,無新舊,非長短,非大小,無限量,無邊際,不可測度,覺者分明如如,剖析如如,強言玄關,強言十地,明佛指點,受者可入祖師室,得祖師禪,見本來面目,而超生了死矣。修士聞此玄關正法眼藏妙意,切莫又執空記,忽視明師一指之神聖意義,甚而根本否認玄關之存在。蓋大道實相,重在覺行兩字,覺者覺玄關之真空如來義,行者行玄關之妙有率性意,覺行圓滿,證佛而返本還原矣!總之,大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是非非,非非是是,顛顛倒倒,倒倒顛顛,欲悟正法眼藏,必需放下一切染縛,則當下可入矣!否則若是祇執著白陽三寶之名相,或徒落知解,未能實地修行,雖受明師指玄,亦是難證涅槃妙心,難會正法眼藏之密意!白陽修子,身擔普救九二殘靈之大任,千萬不可偏執色空之兩端而自傲,必要好好體會三寶實義,並依之觀照一切,則可獲正法之大益矣!

 

14、無極老母降   鸞書

修道之玄關

◎修道之「玄關」:有謂玄關在中脈,有謂玄關在任督二脈,亦有謂玄關在前額等,莫衷一是。修道何以重視玄關呢?因為玄關是「元神」的重要出路。在欲講修道與玄關的關係之前,必須先確定玄關在那�?

世人謂家宅之正門為玄關,故修道引用而言玄關為元神必循之正門,亦修道者必先入之正門,殆無疑義矣。可是這個正門在那�呢?就在人之「前額」。因為脈絡只是修持「元胎」的路線,在體內之間,絕非元神之出路,何況元神乃輕純之靈體,輕純則上昇,故玄關在前額已無疑義。現在說明了玄關的所在,以及它的功能。茲再講到它與修道的關係。

玄關乃「人與天」相通之橋樑,玄關大啟,則正眼流通,萬法由心,隨意而動。何以謂?就實質而言,修道之主要目的,企求修為至無所罣礙,元神得脫離假體而與之各成單元,亦即修至元神衝開玄關出竅,始得不受肉體牽引與束縛,而得「反璞歸真」,契合大自然,神遊於太虛,自如無礙,與天地同參,永恆不滅之境界。

故玄關這個門戶一啟,元神運轉大小周天自如,萬法隨意收發,而達返本還原之真如也。在表面而言,玄關即為正門,修道亦必遵循正道而入門,絕不能執著於某一項迷惑,蓋因修道雖是一項深奧玄妙的功夫,可是絕非一條阻絕不通的死巷,必然有可遵循的門路,可以逐漸推進。

◎天人合一的距離,雖有形的差距令人覺得高而不可攀,實際上只是一念之間而已,一念善,即昇天;一念惡,則墜淵。正所謂:無勞修別道,即此是玄關。道在心,心使念者也,所以走善的道路,已是「天人合一」境界的起步。

但在修持妙旨玄微之道心,雖有甚多阻障關門,但欲修至啟開玄關門戶之時,假體的束縛卻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如何去掉這個束縛的包袱而達到與「天」相通的境界?那就應該由「去掉」作為修持的功夫了。.....。

◎綜此而言,修道與玄關的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示,亦是一體兩面的密切關係,蓋因元神衝開玄關出竅,乃為先天道心之修成,由正道入門。修持道德而證人道,乃是後天道心之修成,由此相輔相成,可自由衝過玄關,達於天人合一也。

◎娘再舉一例加以說明:世有修「先天道」者,嘗有謂受明師一指點玄關,就是得道。這個「得」字,不是已成事實的得義解,而是指明讓你悟到那�就是成道──超生了死,永脫輪迴的關鍵,是一個假設的「得」。是得道了,必須「修持」,爾後才有得道之日,因為這個修持,仍是在肯定的事實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原動力。為什麼要先讓你假設「得到道」呢?那就是要你去掉包袱,因為「元神由玄關」出入,而玄關又在肉身之中,這個肉身就是元神的包袱,先讓你明白元神的出入門戶,再讓你去掉包袱,這樣就可以得道而成道。

三寶的意義



三寶相關訓文()

 

三寶的意義

 

一、三寶簡述

1、濟公活佛降   鸞壇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從這一佛偈,就曉得每人身上也有個三寶殿,向此求之,就能化解一切,甚而成就佛道了。我今述之:

靈山:即是自性地,儒稱「至善地」,道曰「玄關」,此關在心頭,即「良心的頭上」,如能經明師點化,豁然開悟,則在自身可以「求佛」。第一寶

真經:經為通佛之徑,口唸佛號,心起佛心,曰頓教,曰淨土,專注於斯,非僧之專利,俗家居士人人可唸,稱為「最方便法門」,彼唸過去佛,我唸未來佛,彌勒當下生,唸彼早來世,以開龍華會,人人成佛道。則在自身可以「求法」。第二寶

心印:眾生若能與佛合一,才可成佛。此心與佛「合同」,手握不離這個:子亥(本來天真佛→孩),自然得佛心印,則在自身可以「求僧」。第三寶。

以上即為自身三寶殿,平時多燒香,有事可求之,自然逢凶化吉。所謂「朝登三寶殿,夕下五行山」,如此朝煉道,夕修行,可以脫離三界,跳出五行,永不輪迴。

常住三寶中:佛有三寶,曰:「佛法僧」,道有三寶,曰:「道經師」,人有三寶,曰:「精氣神」。學佛修道者宜常持「戒定慧」,禮佛法僧,守精氣神,遵道經師,悟關訣印,久之,業障日減,靈光日增,氣定神明,大益身心,可入究竟法門,常住真常也。

 

2、仙佛降  群仙嘉言錄

問:三寶簡義是什麼?

三天主考答: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眼識不亂,而神歸中,心思不亂,而目視以正,有道。

口訣也,雖名無字真經,口之修養也,口清而有仁,罵人則口不清,食濁者口不清,言食以正,有道也。

子亥訣也,拳拳服膺,表示誠心,子亥天之柱也,兩乎拳拳有道,散則打人或是非義之取,皆是離道之行為,以正,故有道。一寶目,二寶口,三寶身,清淨者可以入道矣。

 

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天恩群英  仙佛慈訓輯要第二輯 國外道場

從你求道那一刻起,你就是上天的人,上天無時無刻沒有不注意你,都在看著你,看你有沒有用三寶,是不是有什麼要為師幫忙的。

 

4、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二○○六年歲次丙戌六月初六日 發一泰國帕塔隆府法恩壇 

三寶無時無刻不要忘記,這是為師傳給你們的無價之寶,世間難找。

 

5、達摩祖師降   鸞書

達摩曰:世間如黑夜,所以白天需要太陽;許多人想修道但摸不著門路,我且叫他提盞油燈跟著我背後走。可是這位道友一不小心,前腳踢到我的後腿,摔了一跤,手裡的油燈破了,灑了滿地是油,滿室突然昏黑,我叫他趕快取根火柴棒點燃,以尋找失落的心燈,豈知這一點,灑在地上的油全部起火燃燒了!

仙童曰:這又太過火,路未看清,眼睛先冒花了!

達摩曰:無妨,既摔破油瓶,就讓他滿地生光!世上多少人看不破,竅不開,把佛子關在天牢,埋沒了這位「真人才」,今日達摩來拉你一把,趕快跳出「天牢」,做個「自在佛」!

仙童曰:怎麼跳法?

達摩曰:我伸出手,你也伸出手,如此「合同相抱」,便是「子亥」轉法輪,做個「好孩子」,聽我

的「無字真經」好話語,一手打破那個「迷魂竅」,不是走出來了嗎?

    達摩:今之明師一指,以禪門心法而論,名為「一指禪」,就憑此一指點,點到為止,叫你自悟,頓悟你是誰?若受指點者不知痛癢,甚而莫明其「妙」,以為在耍把戲,則此一指等於白費心機了。

 

心得:這是達摩祖師暗指要找心燈,求明師一指點,但求道後會遭遇種種考驗,一把火可能燒了萬里功德林,因此想要做個自在佛,跳出天牢(三心四相),就要用三寶了。

 

6、達摩祖師降:  鸞書

頓悟無生望指玄真經運轉返先天。合同即是歸元意。三寶參通證佛仙。

 

7、天然古佛降  天佛院遊記

今一般門徒,上智者,每好知解,好高騖遠。或只偏重於道統真傳;或僅著力於天命真傳。平時研究重點亦易落於五教經典文字海中。對於三寶心法真傳,如來真實妙義,往往忽視印證與實踐,以致捨本逐末,死沈於佛法文字障中而不自拔。其實千經萬典,皆是自本心性之形容引導,人人自性法海之內,圓滿原在,一絲不少。只要賢徒能徹悟自心三寶實相,率性收於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能契會:「法由心生,亦由心滅」之理。
◎需知五教經論皆是慈悲應才之天心流露,與三寶心法之真傳,或有名相音聲之異,但其實義本與三寶真傳為一也!諸賢徒對於五教經論若能領會愈深,則愈能體會白陽三寶真傳之博大精微也。
白陽三寶,本是天地萬法之結晶,盡含歷代祖師之真傳妙意,全貫古今千經萬典之實相奧機。得逢遇者,皆係歷世有修,佛緣深具之原子。無奈末法運際,人根識器為大,慧海混濁,無法深會如來妙本。或執聲相,或著名利,竟然以迷引迷,而使一片迷茫濃霧,覆蓋大開普渡之白陽天。實令 為師感嘆!

人之真我,虛靈一團,光圓覺照,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又何需一法,徒增做作

為師所傳關、訣、印三寶,本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秘寶。乃是諸法之王,普被三曹,總攝上、中、下根之心法。故三寶之意,深者會其深,淺者見其淺。三乘根器對三寶真藏之領受,自然各有異同。蓋三寶真藏確為超生了死之心法與密法。其中蘊含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及心法真傳。雖然得道佛子是從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領受三寶者,但三寶真藏依然絲毫不減半分。得道佛子依三寶真藏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更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也。為師所遺憾者,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

◎故而三寶真傳對於上上根人而言,即指即悟,即悟即成,不假修持。對三乘根人而言,即受即修,即修即與 彌勒佛結了見佛聞法證果之佛緣,即生不受三界所縛,超出五行矣!吾望白陽弟子對於白陽法門之殊勝,能發真信並持平等心去宏揚此末後一著之福音

 

8、濟公活佛慈訓  性理題釋「道有三五凝結之功」

「經書上,暗含道義多,如不明,抱住一性一竅推解,訪明人指點,自然節節可明,明白後可一律拋開,善自修之為是。

 

9、三官大帝降   天佛院遊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云「一合相即不可說」,蓋三寶真傳亦是如是,吾帝只能在方便處,略示一二,以讓修子有所依循。白陽三寶者,超生了死之真傳也!其已涵蓋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心法真傳凡修子得了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點玄,口傳心授之後,若能依三寶心法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但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

◎白陽弟子既然已得之真,若能識悟三寶心法,並依法修持,便是修之真。但修道有千門萬戶,究竟以那一門悟入,則不可不辨。修子若不選擇最適合自己慧根之法門修持,則胡參亂參,瞎修盲練,終究是苦死無成。大凡修子依五教聖人所傳授之心法來修持是比較安穩的,不過五教聖人所傳授之法門,究竟那一個法門最適合自己呢?這就很難辨別了,尤其中下根人更是無所適從。
◎十八代祖師所傳之三寶,實乃大開方便普渡收圓之無上法門。不但適合上根人,也適合中根人及下根人之修持。目前不少白陽弟子,不但不依明師所傳之三寶心法,也不依五教聖人之心法修持,師心自用,自是其是,實在捨近求遠,誤己誤人

 

10、天逢祖師降    天佛院遊記

白陽弟子受領三寶真傳,就是得了返回理天之金線,只要能澈悟三寶之真如妙義,憑此三寶之天命真傳、道統真傳與心法真傳,抱道奉行,須臾不離,做正人君子,就是金線不斷。金線斷與不斷,端視修子自己是否誠心修道,不在於是否跟緊某人!

 

心得:從上可知,這就是仙佛要我們要從明白三寶的真實妙意,才能夠印證五教經典的義理,並且要由自己的內心用三寶來修持,才算是有抓緊金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