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蘭小傳】
1953年春天,趙小蘭在台北婦幼中心出生,讀完台北再興小學二年級之後,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趙小蘭的成長過程,受到父母的傳統教育最多。她每次演講,都一再強調:
「我能有今天,完全歸功於父母的教育。我所做的一切,都希望能讓他們感到自豪。特別是父親,常以中國古訓來教導我和妹妹,他教我們腳踏實地去做事,尊師重道去學習,無論求學做事,都要勝不驕敗不餒,要有刻苦耐勞奮鬥進取的精神,與樂於助人的善行。除了言教,更給了我很多的身教。」
究竟趙小蘭是誰?她的故事帶有傳奇色彩嗎?當然不是。她的成就、她的聲譽、她的位高權重,是靠著她自己點點滴滴,一步一趨而奮鬥出來的;她的「美」夢是用智慧、勇氣、信心和努力來打拼成「真」的。
趙小蘭在台灣出生、祖籍上海、8歲移民來美,如何從一個英文字不識,在很短時間竟能打入美國社會主流,上部長寶座的奮發歷程為主要介紹資料。她從學習、工作、參政,一路走過來的艱辛,誠為她常在演講中,多次所闡述的,美國是一個包容、機會均等、開放及有希望的國家,只要你不放棄、不缺席,就會走上成功之路。
趙小蘭由於成績優異,獲得學校4年全部獎學金。在她讀完一年級後,父親趙錫成博士的福茂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經濟環境好轉,她徵得父母同意向校方提出放棄後3年的獎學金,希望校方把這筆款子發給其他清寒同學。趙小蘭的慷慨胸襟及退讓心胸,獲得全校師生一致讚揚。
(趙小蘭)的求學與從政生涯,不難發現:心志穩定、情緒沉著,卻有應變的智慧;勇於負責、嚴於自律、積極精神,卻總能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的人格特質和工作、生活態度,才是她真正成功與魅力之所在。」
布希總統及錢尼副總統就職當天,根據美國傳統國會照例宴請正副總統伉儷,趙小蘭被安排坐在總統與副總統之間,極為重要的位子,是史無前例的。她在任命聽証會上,國會議員不僅沒有尖銳問題,而且十分禮遇與溫馨,讓她輕騎過關。她在國會精湛的演說、高雅的丰釆,獲得議員們一致讚揚。趙小蘭--ELAINE CHAO ,在美國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
趙小蘭的聲音,已經傳遍美國,她高貴的氣質和風度,還有她的親和力,已經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她的豐偉成就更獲得中外人士的肯定。
趙小蘭雖人居高位,但她從不忘本,時以中華5,000多年文化為傲,以身為華裔為榮,她奮鬥的過程和輝煌的成就,早已成為亞裔青年的偶像,她為新移民描繪的「美國夢」,將是千萬華裔青年的借鑑。
1953年,出生於台北市婦幼醫院。
1959年,就讀台北私立再興小學。
1961年,移民美國紐約。
1975年,畢業曼荷蓮女子學院、獲經濟學士學位。
1979年,獲得哈佛大學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
1983年,當選白宮學者。
1984年,任職美國銀行,擔任副總裁。
1986年,當任職邦運輸部海運署副署長。
1988年,就任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
1989年,升任聯邦運輸部副部長。
1991年,布希總統任命為和平工作團主任。
1992年,擔任聯合慈善基金會總裁與執行長。
1996年,獲聘傳統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亞太委員會主席。
2001年,就任美國聯邦勞工部長──是華人移民美國200多年來,首位華裔閣員。
「我能有今天,完全歸功於父母的教育。我所做的一切,都希望能讓他們感到自豪。特別是父親,常以中國古訓來教導我和妹妹,他教我們腳踏實地去做事,尊師重道去學習,無論求學做事,都要勝不驕敗不餒,要有刻苦耐勞奮鬥進取的精神,與樂於助人的善行。除了言教,更給了我很多的身教。」
趙小蘭在台灣出生、祖籍上海、8歲移民來美,如何從一個英文字不識,在很短時間竟能打入美國社會主流,上部長寶座的奮發歷程為主要介紹資料。她從學習、工作、參政,一路走過來的艱辛,誠為她常在演講中,多次所闡述的,美國是一個包容、機會均等、開放及有希望的國家,只要你不放棄、不缺席,就會走上成功之路。
趙小蘭由於成績優異,獲得學校4年全部獎學金。在她讀完一年級後,父親趙錫成博士的福茂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經濟環境好轉,她徵得父母同意向校方提出放棄後3年的獎學金,希望校方把這筆款子發給其他清寒同學。趙小蘭的慷慨胸襟及退讓心胸,獲得全校師生一致讚揚。
趙小蘭的聲音,已經傳遍美國,她高貴的氣質和風度,還有她的親和力,已經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她的豐偉成就更獲得中外人士的肯定。
趙小蘭雖人居高位,但她從不忘本,時以中華5,000多年文化為傲,以身為華裔為榮,她奮鬥的過程和輝煌的成就,早已成為亞裔青年的偶像,她為新移民描繪的「美國夢」,將是千萬華裔青年的借鑑。
1959年,就讀台北私立再興小學。
1961年,移民美國紐約。
1975年,畢業曼荷蓮女子學院、獲經濟學士學位。
1979年,獲得哈佛大學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
1983年,當選白宮學者。
1984年,任職美國銀行,擔任副總裁。
1986年,當任職邦運輸部海運署副署長。
1988年,就任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
1989年,升任聯邦運輸部副部長。
1991年,布希總統任命為和平工作團主任。
1992年,擔任聯合慈善基金會總裁與執行長。
1996年,獲聘傳統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亞太委員會主席。
2001年,就任美國聯邦勞工部長──是華人移民美國200多年來,首位華裔閣員。
趙小蘭一家
金露花
在我唸研究所的最後一年,日文課班上突然出現了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太太。
趙小蘭曾在 <我的事業與人生> 的文章裡說: 「那時我們不見得喜歡,如今想來,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談,很能領會父親良苦的用心了。」「家園!家園!這個園地是一家人的,每個人都有責任!」朱木蘭 女士說。正由於她們對家庭貢獻出自己的心力,所以尤其會愛家;覺得自己是家的一份子,家是屬於自己的。特別是在一家人共同的工作中,更能體會榮辱與共、同心協力,而產生共同意識。
但是趙家儘管富裕,孩子卻多半進公立高中,在外面的花費,不論大小,都要拿收據回家報帳。趙小蘭唸大學的學費,還向政府貸款,靠著暑假打工還錢。這不表示趙錫成夫婦小器,而是因為要求子女獨立、負責,把錢花在當用的地方。她們孩子說 :「我們雖然儉省,但是你們如果要學東西,絕對不省!只是既然要學,就有責任學好!」
所以趙小蘭和她的五個妹妹,不但功課好,而且各有才藝。趙小蘭能打高爾夫球、騎馬、溜冰、更彈得一手好琴。從前家住紐約長島時,還經常出去演奏。此外,他們每年在暑假和耶誕節,分別安排一次全家遠遊。從選擇地點、訂旅館房間,乃至吃飯的餐館,完全由孩子負責。所以,這旅行一方面是全家同樂,一方面成為孩子們組織、分工的訓練。由以上所舉的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知道,趙小蘭姐妹的成功,與她們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絕對密切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